制造类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创新思路与实践探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6:12: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造类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创新思路与实践探析

作者:谭海林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08期

摘要: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不足,结合制造类专业课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校中厂”教学模式,对该模式的内涵及实施进行了阐述。同时以模具专业为例就如何实践“校中厂”教学模式进行了说明。该模式能使高职教育目标更符合企业的需要,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逐步扩充,职业素养逐步提高,社会能力逐步增强。

关键词:制造类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125-0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企业一般不积极主动,工学结合很多情况是高职院校一厢情愿。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场地及人力资源,探索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的新模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产教结合长效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重点思考的课题之一。

“校中厂”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可使学校的专业产业化,教师可根据“校中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组建集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于一体的教学队伍,指导学生学习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零距离”对接。在“校中厂”内,学生身处真实企业之中,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使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很好地有机融合起来。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校还能整合资源节省大量设备投入及实践教学费用。关于“校中厂”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宏观层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具体到运行机制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笔者着重探讨基于“校中厂”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内涵

通过将院办机械工厂和制造类专业的实习、实训场地、设备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生产型教学平台,即组建按市场机制运营,独立管理,独立财务,生产真实的产品,具有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技术推广与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中厂”。通过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在“校中厂”实施融教学与生产于一体的现场教学,其主要特点:(1)生产任务贯穿教学内容。在全部专业课程中,将生产任务进行分解,归纳不同的项目单元,按照每一项目单元所解决问题的性质,分布到各课程之中。(2)利用生产环境开展现场教学。利用“校中厂”的生产环境,引导学生学和做,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成长发展。使学生能在学校亲身体验生产,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3)学生在各职能部门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在各职能部门担任一定的角色,通过角色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岗位,明白岗位责任,保证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轮岗、定岗实习。 “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实施

“校中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之处是如何将教学与生产任务结合起来,即如何在“校中厂”所承担的真实任务中全面落实教学计划,通过对某项目的实施全面落实教学内容,使实施过程中的分项任务与学生岗位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为完善“校中厂”教学模式体系及内容,使之成为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校中厂”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校中厂”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使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能阶梯递进。制造类专业可以采用“321”培养方案,其中的“3”指前三个学期,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2”指第四、第五两学期,即在“校中厂”实施工学交替,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而其中的“1”指第六学期,进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培养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能力。其关键是在“校中厂”中工学交替的实施,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适应性实习阶段、生产性定岗实习阶段和技能考证阶段。适应性实习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适应“校中厂”工作环境和现场管理制度,对产品生产制造的各个主要岗位进行适应性操作,了解产品制造工艺流程,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指导教师和“校中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任务。生产性定岗实习阶段主要目标是:对某个工种进行专门技能操作训练及全面的了解,能在指导教师和“校中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能独立处理本工种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技能考证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取得高校毕业证的同时,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课程设置优化与整合 “校中厂”教学模式主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展开教学,因此要根据岗位能力要求,重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优化整合,形成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原教学模式中课程门数较多,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融合在一起,学生很难形成综合应用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制造类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可以整合为机械制图基础、机械工程基础、机械控制基础、机械加工基础共4门课程。机械制图基础除制图内容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绘图

(AutoCAD)内容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有关内容;机械工程基础主要是将原来的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进行整合;机械控制基础包含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器控制PLC、液压与气压传动内容,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组合在一起;机械加工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刀具与切削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内容。专业核心课方面通过典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等这条全过程主线,把相应的各种岗位能力进行分解重构,以典型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 “校中厂”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应该变注入式为参与式,变继承式为探索式,变主教式为主导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践和“校中厂”的生产情况,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问题讨论、情境模拟、直接操作(制作)等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以“项目”为主体。按照具体的产品从“成品、装配(检验)与调试、数控加工、选材、设计”这一生产流程进行逆向推演,将生产过程解构成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构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框架中。 模具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地处湖南省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的株洲。目前株洲已经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同时,根据我院现有专业设置及院办工厂和制造类专业实习实训人员、设备、场地等实际情况,可以建设一个符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的工厂——“校中厂”。“校中厂”按市场机制运作,接受模具设计制造任务,同时负责模具专业全部教学实训任务,提供实训教学资源,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保证融“教、学、做、考”于一体。

模具专业采用“321”培养方案,在“校中厂”期间要结合“校中厂”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将培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让“校中厂”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各个阶段的实训内容、目标,有效地解决实践教学随意性等问题,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可控性。 模具企业的生产过程一般为:制品测绘→产品造型→产品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过程(普通加工、数控加工及电加工等)→装配调试→试模验收。根据模具企业的生产过程,高职模具人才岗位群能力主要分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包括制品测绘与测量能力、产品造型能力及快速成型、快速制模和反求工程应用能力,以及冲塑模具等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包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模具装配工艺的编制能力,普通机床加工模具结构零件的能力,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能力,一般冲塑模具装配调试能力,产品零件的检测及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包括计算模具成本、估算模具价格及经营销售等能力。根据以上岗位群能力要求设计项目载体,将相关的项目载体组成一门课程,可将模具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制品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装配与调试工艺和模具企业管理。

在“校中厂”产教结合阶段,学生就是工厂员工,按工厂要求开展活动。学生按工作岗位或工种分组,在指导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每一个工种或岗位上每名学生完成3~4项任务后轮换到其他工种或岗位。在学生到每一个工种或岗位实践前,首先把同组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讲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所要求的相关知识等。所有岗位轮完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确定一个工种或岗位进行定岗实习和学习,最终学生必须考取该工种或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从事模具设计,要考取模具设计师三级证书。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是结合具体工种或岗位,以学生职业素质、实训过程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评价指标;二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融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三是将专业技能认证考试纳入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