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LA物理师题及答案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7: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测量电离室输出信号的方式包括 A 电压、电流、输出电荷量 B 电压、电阻,输出电荷量 C 电压、电容、输出电荷量 D 电阻、电流、输出电荷量 E 电阻、电容、输出电荷量

2. 在照射野中加上楔形板以后,受其影响最大的剂量参数是 A 反散射因子 B 百分深度剂量 C 组织空气比 D 组织最大剂量比 E 输出剂量率

3. 屏蔽辐射检测应包括 A 治疗机头的漏射线检测 B 准直器的漏射线检测

C 治疗室外X射线漏射检测 D 治疗室外中子漏射检测 E 治疗室外电子漏射检测

4. 医用加速器每年监测楔形板附件穿透系数(楔形因子)稳定性好于 A 1.0% B 1.5% C 2.0% D 2.5% E 3.0%

5. 计划设计与执行的体模阶段,不包括 A 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B 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重要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C 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针

D 为计划设计提供必要的与患者有关的解剖材料 E 勾画出治疗部位靶区及正常组织的轮廓

6. 近距离照射放射源强度校准最好使用 A 指型电离室 B 半导体探测器 C 井行电离室 D 闪烁计数器 E 正比计数器

7. 新一代Leksell伽马刀所用的钴源数量 A 1个

B 30个 C 128个 D 201个 E 256个

8. 一个10X10cm的X线照射野,SSD=100,治疗深度处(8cm)PDD为74%,dmax处校验后剂量率为1cGy=1MU, 处方剂量为150cGy,如果在射野中插入一块楔形板,其楔形因子Fw=0.70,则此射野的MU设置应为 A 142 B 159 C 200 D 220 E 290

9. 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在经过散射箔、空气等介质后,其能谱变化规律应为

A 先变窄,后变宽 B 先变宽,后变窄 C 不变 D 逐渐变宽 E 逐渐变窄

10. 调强放射治疗中,MLC正确的选择是 A MLC静态调强时,叶片宽度无要求

B MLC静态调强时,不必考虑叶片运动速度问题

C MLC静态调强对剂量率稳定性的要求比动态调强要高

D MLC叶片到位精度只影响射野边缘的剂量分布,MLC选择不予考虑 E 选择MLC要考虑小跳数时射束输出的特性

11. 医用加速器机械误差每日监测要求灯光野或光距尺的误差不超过 A 1mm B 2mm C 3mm D 4mm E 5mm

12. 钴-60半价层为1.25cm铅, 3.75cm的铅块可挡去原射线强度的百分数是 A 97.5% B 87.5% C 77.5% D 67.5% E 57.5%

13. 有关组织填充物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是 A 组织补偿物的材料可以是铜、铝等金属

B 对高能X线,一般应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皮肤表面

C 对高能X线,为了用于修正剂量建成的目的,不可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

D 对低能X线,通常不可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 E 对低能X线,通常可将组织补偿物直接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上

14. 医用加速器每月X射线的PDD、TPR稳定性不超过 A0.5% B1.0% C1.5% D2.0% E2.5%

15. 剂量建成区的深度一般在 A 初级电子最大射程 B 次级电子最大射程 C 皮肤下2cm

D X(r)射线的射程 E 皮肤下0.5cm

16.水中吸收剂量Dw(z)可由公式

Dw(z)=Mq*Wd.air*Sw.air*Pwall*Pce计算,公式中的参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Mq:经过大气温度、气压等的仪器读数 B Nd.air:电离室水中吸收剂量 C Sw.air:水/空气组织本领比 D Pwall:室壁修正因子 E Pce:中心电极修正因子

17.用伽马刀或者X刀治疗AVM病灶,最佳的精确定位方式是 A CT B MRI C DSR

D CT与DSA图像的关联映射 E CT与MRI的图像融合

18. 不能减少靶区运动对治疗的影响的是 A 深吸气屏气

B 治疗跟踪(Tracking) C 治疗开始前矫正体位

D 主动呼吸控制(Elekta ABC) E 呼吸门控(Varian RPM系统)

19. 用电离室测量高能X线剂量是,有效测量点位于 A 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r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