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3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华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8年第10期

摘要:若想发展好养殖业,就应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而动物防疫工作都是基层第一线的工作,所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还关系到从事养殖行业人们的健康,而现阶段防疫工作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着重讨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养殖行业;防疫工作;问题和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96 0 引言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动物身上可能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应该有基本的掌握。前提是对当地的养殖环境、动物的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和研判,针对当地动物可能出现的疫情,制定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并提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动物疫情,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进一步扩散,有效的保障当地动物和居民的人身健康。

1 防疫工作的常见问题

1.1 村级动物防疫员专业素质低和养殖户不够重视

实际上,乡镇一级的动物防疫工作是由养殖户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完成的。而村级动物防疫员都是由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组成的。造成第一线的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素质过低,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完整执行规定的防疫程序,从而影响了防疫质量。此外,农村主要以散养户为主,文化水平较低,家庭养殖的数量越来越少,养殖业在家庭经济收入中的占比也越来越低,许多散养户轻视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这些情况都体现在实际防疫工作中,一方面由于防疫工作者专业素质的限制和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养殖人员不重视防疫工作,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防疫工作的质量。 1.2 基层防疫站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多数基层动物防疫站所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或执行力不够。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动物防疫组织体系。没有对动物防治人员进行严格的考绩奖惩制度。给了没有专业水平的防疫工作者可乘之机,动物防疫工作有时成了某些闲人混工资、打短工的工作,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缺乏人手,工作量大,防疫工作执行力不足

由于工作行业的问题,很少有人选择动物防疫工作,而且基层防疫工作量较大,基层动物防疫单位人员配备不足,导致了防疫工作的执行力严重不足,缺少日常的监督和指导,很容易出现动物防疫管理上的全覆盖,对防疫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很大的影响[l]。此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量日益加大,加之人员配备不足,防疫工作中的免疫、佩戴耳标、登记等繁杂的工作都由一个人完成。造成基层动物防疫员在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大大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1.4 对养殖人员的宣传和沟通不到位

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养殖人员展开,而许多的养殖人员不重视动物防疫工作,不愿意配合动物防疫人员搞好动物防疫工作,一旦疫情出现,养殖人员没有专业的动物防疫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动物防疫工作,如果之前没有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动物防疫工作,形成个别牲畜的免疫预防空白,从而加大动物疫病发生时的控制和扑灭的难度[3]。 1.5 动物防疫工作经费投入不够,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力度,也逐渐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资金仍然不高,工作难以正常运行。在没有足够经费的支持下,人员的薪酬低,工作热情难以调动;而且对村一级的动物防疫器械和不同疫苗的配备严重不足,而动物防疫疫苗对运输、保存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难达到疫苗的有效保存需求,从而导致疫苗失去效应,造成免疫效果不确实,当疫病发生时难以形成免疫屏障。此外,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过低,与实际工作量差距太大,造成了一线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同时也难于有效管理,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动物防疫水平不能持续提高。 2 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和应对措施 2.1 完善动物防疫人员的管理机制与制度

如果想要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质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首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通过对饲养户的动物进行观察监测,建立科学的、有效的疫情预警,保证动物出现疫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对养殖人员进行指导,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为养殖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用来应对紧急的突发情况,使养殖人员的财产得到有效的保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保证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赏罚制度,如果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对其进行奖赏,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确保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工作[2]。同时重点培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定期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提高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 加强对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形成常态化,由于缺乏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革新,导致许多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形成自身固定的防疫理念,不愿意接受新型技术和新型设备,这种情况下,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通过常态化的培训,定期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进行教育,让防疫人员重新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摆正自身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自身工作。同时灌输新的专业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让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接受新型设备和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进而有效的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

2.3 加大动物防疫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养殖人员沟通

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养殖人员的养殖场开展,但是依旧有许多的养殖人员不愿意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配合,那么就需要基层动物防疫机构通过多种形式,进村开展宣传工作,使广大养殖户充分了解动物疫病的危害和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与养殖户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用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养殖人员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回答,尤其不应该因为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养殖人员进行侮辱、挖苦等行为。在沟通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养殖人员进行规范的养殖,要求经常对养殖人员的养殖区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并阐述如果出现疫情会怎样,让养殖人员了解到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向养殖人员推荐合理的疫苗,并与养殖人员交流疫苗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尤其是在疫病多发期,更应该与养殖人员进行合理的交流。养殖人员做好防疫工作依旧是当下的重点,如此才能使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

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政府和养殖户要持续提高对动物的防疫工作重视力度,为防疫工作投入资金,全面展开动物的防疫工作。首先应加大基层防疫工作用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免疫器械和物资的全面配备,提供疫苗运输、保存、注射所需的资金支持,确保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增加开展动物防疫所需的人员岗位和动物防疫专职岗位,保证此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干。再次,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薪酬是当务之急。只有提高了薪酬,工资与工作量相称,才能聘用年轻化、知识化、稳定而有效管理的防疫员队伍。如此,才能切实抓好春秋两季的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对养殖区进行有效的监管,疫情一旦出现,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及时的遏制,有效的保障养殖人员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