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3:24: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8分)
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图8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答案】A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地图的形式来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题干中有干扰信息“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初看好像要从空间角度分析试题,实际上此题首先要通过图片中的封国名称判断出此作品的时间是在西周时期,然后结合所学判断每个选项的时间是否与图片隐含的时间相符。
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 B.唐长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的“节度使”和“中书省”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唐朝,因为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项。汉代我国还没有节度使这一机构和中书省这一机构,A项错误;宋代的节度使已经成为虚衔,不可能出现题干中现象;D项错误,因为节度使在元代被废除了。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节度使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唐代设置节度使的目的是加强对边疆的保卫,但后来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后果,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到了宋代吸取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使其成为虚衔;元代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行省制,废除了节度使这一机构。
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答案】D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C.宋汴梁 D.元大都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重点内容
【名师点睛】王安石变法的目的。①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②根本目的: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王安石变法的内容。①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政策、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②强兵之法:为改变积弱的局面——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③取士之法: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本题是从王安石变法中增加财政收入角度考查的,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不难选出答案。
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
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A.①② B.②③ 【答案】A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②④ D.①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的商业·明朝的商业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选项,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四个备选答案。此组合类试题也可能以否定型形式出现。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可以看出此时期西方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普遍接受”绝对化,排除;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中介;D项中“政治革命”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定位】文化交流·东学西渐·儒家思想的外传
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