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溶洞处理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9:10: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溶洞注浆方案

每组间距为33~50cm,即每米管长钻2组到3组射浆孔。每组孔的纵向长度为10~12cm。花管的内径为Φ38~Φ50。花管每组灌浆孔外部都要包1~2层橡皮套,防止泥浆或套壳料进入管内。注浆时橡皮套被灌浆压力冲开,使浆液穿过套壳料进入地层,而当停止灌浆时橡皮套又回弹并压紧袖阀管,防止地层中的流体进入管内。因此,橡皮套在灌浆过程中起到逆止阀的作用,达到多次重复灌浆的目的。

袖阀管注浆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注浆段的长度,实现分层分段注浆,特别适宜于换层频繁的地层注浆加固;其缺点是袖阀管不能重复使用、操作较麻烦、施工效率较低。

A. 3.2、单管双液高压注浆:地质钻杆钻至设计深度后,向孔内填入10~20mm

粒径的砾石,拔出套管,之后将钻具稍稍提起,锥形头脱落,φ42钻杆留置孔内作为注浆管,浆液可以从钻杆底口喷出,然后按分段长度提起钻杆,实现分段分层注浆的工艺要求。。 4.浆液制备 A. 浆液配合比

浆液配比应经灌浆试验最终确定或按相关方面指示执行。各机组按设计要求配制浆液后,用比重计和漏斗粘度计分别检测浆液的比重和粘度,并在灌浆过程根据要求定期检测,并记录在施工记录表中;

A液配合比: 水泥:粉煤灰:水=1:0.5:1.0:0.35(每立方米浆液重量比635:320:670kg),浆液比重1.63±0.03;粘度30’±3’;水固比0.70:1.0;B液配合比:45°Be’水玻璃:水=1:1=98:98; A液:B液(体积比)=1:0.17; 预估结实体d28强度15.0~18.0Mpa;

B、浆液配制:采用筒式高速制浆机,按水-粉煤灰-粘土-水泥-水玻璃的顺序加

料,搅拌5~8分钟,使浆料搅拌均匀;

6

溶洞注浆方案

5注浆质量检测 A.浆液性能检测

注浆施工前应作浆液配合比试验,并检测浆液性能,包括浆液比重、粘度、初终凝时间、1d、3d、7d、14d、28d强度等

B.灌水试验

灌水试验可作为注浆开始前的地层可灌性试验,为指导后续注浆提供依据,又可作为注浆完成后的质量检验手段。

试验孔采用自下而上分段单点法或五点法压水试验,质量检查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各点的压水压力按设计要求、施工图纸或相关方指示执行,流量稳定标准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84-2001)规范附录A中的规定执行。

C.注浆质量的评定

灌浆最终质量检查以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以钻孔取芯、竣工资料和其他测试成果资料为辅,进行综合评定。

6注浆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① 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重量称量法。 ②各类浆材必须搅拌均匀。

③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大于4h。

④灌浆泵的性能应与浆液类型、浓度相适应,容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⑤制浆机的能力应与灌浆泵的排量相匹配,以保证注浆连续和避免注浆中断而造成堵管事故。

⑥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的最大灌浆压力。⑦灌浆泵或

7

溶洞注浆方案

孔口处应安设压力表。使用压力宜在压力表量程的1/4~3/4;

⑧块石层上段注浆时应注意注浆压力控制,防止抬动海堤,并进行抬动观测。 7注浆施工控制参数

因注浆加固深度较大,主要涉及溶洞等,其空隙率不详,实际施工中的注浆参数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注浆速度:充填注浆按50~100升/分控制。

2)注浆时间:各分段(1.0~1.5米)15~20分钟左右控制。 3)注浆压力:按1.5~2.5Mpa。

4)注入浆量,与土层的空隙率、深度等有关,根据现场试验和结束注浆标准,进一步确定具体参数。

上述工艺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8主要施工机械 序号 1 2 3 4 5 6

机械名称 100型钻机 双液高压注浆泵 泥浆泵 搅拌机 输送泵 辅助设备 规格型号 100型 150 BW系列 1000升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2 1 1 1 若干

8

溶洞注浆方案

9.示意图

连接注浆管 球筏砼封闭 桩体桩底溶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