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试卷09-10A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9 15:0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 南 大 学 课 程 考 核 命 题 单

西南大学

《 园林生态学 》课程试题 A 卷

2019~2020学年 第1学期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学生类别 本科 年级 七 八 九 十 适用专业或科类 题号 得分 签名 一 二 三 四 园林 本科 五 六 ———————————————————————————————————————————————————— 期末考试 人数 130 2007 级 十一 十二 总 分 学号 姓名 密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封编 辑特别提醒: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考核纪律,违规者将受到严肃处理。 一、填空(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生态系统视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更强调了生物与环境的 。

2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的演替总是向着物种 、结构复杂化和功能 方向发展,直到生态系统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

3 在风速较小的晴天夜间,由于强烈的有效辐射,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强烈冷却降温,上层空气降温较慢,气温随高度递增,称为 现象。这种现象如持续时间较长,将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4 生态过渡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生态过渡带具有脆弱、敏感和不稳定等动态特征,因此,常称为 。

5 城市防声林带的长度应不小于声源至受声区距离的 倍,宽度最好为 米。

6 在建筑物间应用园林植物可以营造绿色环境,根据光照强度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植物。在半日以上的直射阳光区,植物配置宜以 为主。

7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降雨量比郊区 ,光照时数比郊区 。

专业 年级 班 线 命题教师: 教研室或系负责人: 主管院长: 年 月 日

第 1 页 共 7 页

《 园林生态学 》课程试题 A 卷

8 光化学烟雾常在 季发生,煤炭型空气污染常在 季发生。

9 通过生态适宜度分析,可以确定特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 和 。

10 空气中的含菌量,在森林外为每立方米3 ~ 4万个,而森林内则仅3 ~ 4百个, 公顷圆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Kg

杀菌素。

11 可以利用凤眼莲、芦苇、香蒲、莲等水生植物建设污水处理塘,其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 共

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

12 植物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 组成。

13 水生植物可分为 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 植物。

14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水体中 和 等增多,水生藻类过度繁殖,从而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明显下

降,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严重时水生藻类死亡产生毒素,致使水中生物死亡,水体腥臭难闻。

15 当空气中的 和 与水汽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面,使雨水pH值小于5.6,

就形成酸雨, 确切地称为酸沉降。

二、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石油型空气污染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 )。

A 光化学烟雾 B 二氧化硫 C 粉尘 D 酸雨 2 重庆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

A 马尾松林 B 竹林 C 常绿阔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3 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内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主要是靠( )机制来调节的。

A 正反馈 B 负反馈 C 协同 D 冗余

4 如果在郊区存在较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有利于促进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空气流动,进一步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城市与郊区之间存在着( )。

A 热岛环流 B 热岛效应 C 大气环流 D 逆温现象 5 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 )上

A 边缘效应 B 物种-面积关系 C 空间关系 D 结构与过程关系 6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 )组成的镶嵌体。

A 生境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态因素

第2页(共7 页)

西 南 大 学 课 程 考 核 命 题 单 ( A 卷)

7 如果风向与城市街道走向一致,则由于( ),风速将比开阔地增强。

A 狭管效应 B 边缘效应 C 涡流原因 D 摩擦作用 8 在以下大气污染物中,( )是我国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A 二氧化硫 B总悬浮颗粒物 C 氮氧化物 D 臭氧

9 任何一类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终总是达到一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稳定的植被类型。这个终点称为( )。

A 先锋群落 B 自然群落 C 顶极群落 D 复合群落

10 目前,温室效应主要是指人为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的现象。其主要气态污染物为( )。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碳氢化物 D 二氧化碳

11 ( )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也最大的景观要素。

A 走廊或廊道 B 斑块 C 本底或基底 D 网络

12 随着重庆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明显上升,与2002年相比,2005年度主城区大气中氧化氮浓度升了21%。说明已开始具有( )大气污染的特点。

A 煤炭型 B 面源型 C 石油型 D 点源型 13 景观的异质性主要来自( )以及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A 干扰 B 气候因素 C 地形因素 D 隔离度

14 ( )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命特性的重要组分。

A 城市植被 B 城市居民 C 城市建筑 D 城市物理环境

15 植物群落的( )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

A 功能 B 结构 C外貌 D 动态

16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 ),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A 主导因素 B 限制因素 C 外部因素 D 生态因素 17 由于食物链的环节是受限制的,所以营养级的数目一般限于( )个。

A 3~5 B 1~ 2 C 5~7 D 2 ~ 3

18 植物可以说是天然的氧气工厂,大气中的氧气大部分来自于陆地上的植物。( )公顷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000kg二氧化碳。一般而言,城市中如果每个居民平均有10 m树林,就可以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使空气新鲜。

2

————————————————————————————————————————————————————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密封线 第3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