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归园田居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9:3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归园田居课后练习(1)

1. 下面对《归园田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作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般富丽堂皇,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2. 比较阅读陶渊明的下面二首诗,完成1―2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节选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1.陶渊明在这两首诗中都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举出诗句作具体分析。 2.陶渊明的田园诗,因淡远的风格为人称颂。“淡”指平淡自然;“远”指意境深远,思想深刻。请联系上面的诗歌,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在樊笼里 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误落尘网中 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恋旧林 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池鱼思故渊 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 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3.下面对《归园田居》一诗的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诗人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如何理解“守拙”这个词?

3.“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 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成1~2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上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C.“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暧暧”,意思是模糊不清。

D.“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守拙”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2.这首诗在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A.①处诗人点明自己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清高孤傲的诗人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去,并宣泄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B.②处写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写为官时的心情,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句式对仗,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C.③处从远景转到近景,犹如电影的镜头般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D.④处以写景与同开头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又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收结,全诗向往田园的主旨也得到了升华。

参考答案: 1. 答案: D

解析: “尘杂”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灰尘和杂物,实际上还指尘俗杂事。 2. 答案: 1.厌恶官场、回归自然或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2.“淡”指平淡自然;如内容上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平常的农村生活(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作者在此抱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又如形式上,诗中使用的是朴素的语言,直率自然地叙事抒情。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白描的手法,毫无斧凿痕迹。

“远”指意境深远,思想深刻。如语言上虽是白描,但经过高度的提炼,含有丰富的形象:榆柳、桃李、远村、墟烟、狗吠、鸡鸣……这是一种宁静安谧,怡然自适的境界。作者营造一个淳朴宁静的田园,对抗黑暗污浊的官场,表现出洁身自好的孤傲之情。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解析: 1.一定要从两首诗歌中举出一些诗句或字眼,而且一定要加以具体的分析;举诗句时一定要加引号。

2.要紧扣题目要求,结合诗句,针对其中一点,从二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或能从一个角度,较深入、全面的分析,且言之有理,均可得高分直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