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4:16: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 (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目 录

第1课 芬芳茉莉

《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学设计

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第2课 悠扬民歌

《小河淌水》教学设计

聆听《小河淌水》/《迪克西岛》教学设计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第3课 美丽童话

学唱《木偶兵进行曲》、聆听《波斯市场》教学设计 《木偶兵进行曲》教学设计 学唱《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设计 《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

第4课 京腔京韵

《京剧唱腔连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教学设计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教学设计 《校园小戏迷》教学设计

第5课 赞美的心

《五彩缤纷的大地》教学设计 学唱《今天是你的生日》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第6课 两岸情深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半屏山》教学设计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第7课 七色光彩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学设计 《日出》教学设计 《七色光》教学设计 《萤火虫》教学设计(1) 《萤火虫》教学设计(2)

1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周 次 1、2 3、4、5 6、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内 容 第一课 芬芳茉莉 第二课 悠扬民歌 第三课 美丽童话 第四课 京腔京韵 第五课 赞美的心 第六课 两岸情深 第七课 七色光彩 复习考试 备 注

2

第1课 芬芳茉莉 《茉莉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强调了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这一基本理念。通过对不同地区相同题材民歌的欣赏、演唱,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1册第1课。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一课。

内容和特点:1、3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因流传地域、语言的不同,有着各

自的旋律音调和风格特点,体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2、《东边升起月亮》是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特》中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素材的

一首歌曲。全曲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民族五声调式(do、re、mi、sol、la)的运用。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谱能力,可以自主地进行识谱演唱。虽能哼唱熟悉的歌曲,但此时的孩子已经逐步进入了变声期,故不宜安排过多的演唱环节。 情感方面:大多数的学生对《茉莉花》的了解过于狭窄,通过对不同地区民歌和歌剧《东边升起月亮》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和喜爱上民歌这种传统的经典的歌曲体裁。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2、

学生能准确演唱谱例。

学生能说出不同地区《茉莉花》的旋律音调和风格特点以及小调的概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