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3:3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货币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或货币金融学)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课程性质: 学分学时: 授课对象:

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货币和货币资金为对象,以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中心,揭示金融的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制度安排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选用教材:

1.《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4月

2.(美)弗雷德曼克·S ·米什金(Frederic S · Mishkin):货币金融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课程性质

《货币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它是理解金融现象的入门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货币金融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货币、银行、金融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系统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并初步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大纲的实施中要求做到:

1.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重点介绍货币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要做到概念清晰、逻辑性强,条理清楚,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体系和框架。

2.理论联系实践,注重教学知识对现实金融现象的解释性。当代中国金融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许多案例都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解释,讲授中要突出现代金融发展的新问题以及对金融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挑战与创新。要注意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与阐述现实的

1

金融现象与金融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由于本课程涵盖面广,讲授中应祥略得当,尤其是注意与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防止过度重复。

三、教学时数

可根据学校的学期不同,建议学时为48课时(16周)或54课时(18周)。 教学时数计划表:总课时:48 (或54学时) 内容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第五章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第六章 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机制理论 第七章 商业银行及经营管理 总课时 建议课时 内容 4 3 3 6 5 5(6) 4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九章 银行监管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 货币供给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三章货币政策 第十四章国际货币体系 *建议课时 2 4 (3) 2 2 (3) 3 3(4) 2(3) 48(或54) *注意:说明学生被要求学习国际金融,第十四章国际货币体系可以略,并增加其他章节的学时。 四、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面向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经济类本科各专业。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金融学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及学科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货币的概念、层次划分及产生演变、基本职能和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及具体划分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及历史为演变。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含义

一、货币的定义

2

(一)什么是货币

大多数西方经济家根据货币的功能来下定义。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Money)是指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或东西(anything) (二)货币材料的必要条件

1.价值稳定性 2.普遍接受性 3.可分割性 4.易于辨认与携带 5.供给富有弹性

二、货币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货币与通货 (二)货币与财富 (三)货币与收入 (四)货币与流动性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一)价值尺度的作用 (二)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 二、流通手段

(一)流通手段的作用

(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 三、价值储藏 (一)价值储藏的形式

(二)货币作为价值储藏的发展过程 四、支付手段

(一)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与范围 (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特点

第三节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

历史上许多东西都充当过货币,不同的经济交易或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过不同的支付手段。根据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经济学家对这些形式各异的货币通常沿着如下线索展开分析: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支票货币 电子货币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