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建设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23:33: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物的选择、搭配及布局形成具有组团个性的绿化线状造型,从而使得不同组团建筑更具识别性,让居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家。

图3(下图):居住区人行道路及绿化 图4(右图):居住区车行道路及绿化

2.3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环境设施小品作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美化居住区景观质量的重要措施,对提升居住区的总体环境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环境设施小品包括以下几类:建筑设施小品:休息亭、观景廊、架空空间等;装饰设施小品:雕塑、水池、瀑布、喷泉、假山叠石、花坛、铺地等;服务设施小品:园路、小桥、台阶、通道等;管理设施小品:小区出入口、围墙、园门等;公共设施小品:标识牌、广告牌、电话亭、垃圾桶、自行车棚、灯柱等;儿童游乐设施:游戏器材、戏水池、沙坑等。

环境设施小品应根据居住区的住宅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空间的特征、色彩、尺度以及当地习惯等选择适合的材料,创造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小品景观。

图5:居住区环境小品设计 6

2.4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按其功能、性质及大小,可划分为公共绿地、公建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它们共同构成居住区绿地系统,形成了居住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从总体布局来看,居住区绿地按造园形式分为规划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规则式通常采用几何图形布置方式,有明显的轴线,从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到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的种植上都要求对称。自然式绿地以模仿自然为主,不要求对称,其特点是道路的分布、草坪、花木、山石、流水等都采用自然的形式布置,浓缩自然的美景于有限的空间之中,通过树木、花草的配置,实现与自然地形、人工山丘、自然水面的融为一体。混合式则是规划式、自然式相结合的产物、根据地形和位置的特点,灵活布局,既和周围建筑相协调,又能兼顾绿地的空间艺术效果,在整体布局上,产生一种韵律和节奏感。

从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来看,应注重植物配置的景观效果,在平面上注意疏密和轮廓线,在立面上注重树冠轮廓线,在树林中注重透视线,应有植物景观的大小、远近、高低的层次效果。绿化构图要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间的缓慢过渡,互相之间又要形成对比以利于观赏。

图6(左图):深圳鸿瑞花园 局部区域绿化布局 图7(右图):成都鹭岛国际 植物配置选择

3.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3. 1居住区景观趋于雷同,缺少自身特色 当前,由于许多住宅区为求建设速度和环境效果的速成以及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的个人专业素质等原因,居住区景观出现了“框架化”、“标准化”建设,很多居住小区缺乏可识别性和独特特点。统一的造型,鲜艳的颜色,现代公寓建设似乎有了自己的一套定式。

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居住区建设盲目的崇尚国外景观的设计风格,从住宅建筑的外观样式到环境设计都采用欧陆风格,“欧陆风格”席卷我国的大江南北。

居住区环境设计追求的是华贵的洛可可庭园、英式皇家庭园、意大利式玫瑰中心广场等等,且被渲染为“典雅风格、欧陆情调”。这样抹杀自然本性,不顾人类最根本需求,不顾自身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喜闻乐见,一味追求新奇的做法,造成很多居住区景观千人一面、缺乏地方特色和风格。

3.2规划建设过于追求高档豪华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的建设设施居住区越建越多,已经形成了一种追求“高档豪华”的攀比风气。

这种建设模式更多的只考虑了少部分人的需要,对大部分人的需要并未做更多考虑。高档社区、豪华住宅大行其道越来越多,而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中低档房越难觅踪影。这种为夸耀权势,通过材料和金钱营造的所谓“贵族生活” ,迎合了人们追求洋气、高贵的心态,欧陆风格建筑在城市的居住区,尤其是高档居住区内流行。同时,片面追求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却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要求和标准并没有完全掌握和合理控制,例如采用了双层真空玻璃意在加强保温隔热效果却对窗框等细部不做相应处理,导致实际保温隔热效果远低于设计效果,不仅没有降低能耗,反正加大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这些做法已经不仅仅是建筑的经济性的问题了,重要的是放弃了本地传统的建筑文化和风格,放弃了一个城市应有的城市风貌,几乎一模一样的建筑出现在全国各地。

3.3重装饰轻功能,重人工轻自然

现在,小区的建设往往重装修,轻功能,重人工,轻自然,缺乏文化特色和地域性特色。再有,虽然有的局住区建设突出个性,但因片面追求形式,与周边环境难以协调,忽视了与城市肌理的延续关系,致使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如欧式风格一时盛行大江南北致使盲目追从,却对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缺乏认识;为了美观一味追求大玻璃门窗、飘窗而不考虑节能问题;在装饰门面上下足功夫(如花岗岩的建筑墙面、地面),却不愿意把钱花在表面上看不到却对居民日后生活及有影响的设施上(如保温节能);为了销售上卖点突出,许多小区不管自身自然条件是否允许都喜欢做“水景”,却导致日后的运行维护困难,变成死水;绿化配置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物种,而是追求观赏性、稀缺性的名贵品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大量运用草坪、硬质铺地,广场泛滥,设有下沉广场、喷泉水池、雕塑,但宏伟有余而亲切不足,难以保证居住区开放空间应当带来的生态效果和缓解精神压力、愉悦神经的作用。

事实上,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自然环境具有其独特的乡村魅力,具有天然的近人优势。居住区环境建设应逐步从追求超前铺张的人工环境,转向对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的欣赏与追求。

3.4盲目追求绿化效果和绿化率 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建设,重视居住区的绿化。房地产开发商们也应潮流而掀起了居住区的“绿化热”、 “广场热” 。这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建设中也出现了大量盲目追求绿化效果和绿化率的现象。

由于广场等公建用地在计算技术经济指标时是计入绿地范围的,开发商片面追求形式美和利润率,居住区内的广场越建越大,草坪越铺越多。不少居住区将原有的土生的植物全部砍掉,再移入其它景观树。而景观树在吸附空气中的飘尘有害气体、降低噪音等方面的能力远远低于土生土长的本地植物,在种植与养护过程中,其成本也比本地植物高。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严重,也是一种破坏生态的“伪生态”行为。

4.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4.1生态化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8

4.1.1对现代生态居住区的理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生态和可持续性认可度的越来越高。建设生态居住区不仅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更是顺应了21 世纪全球经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态势,也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与全民生态意识逐渐与提高的现状相一致。因此,生态居住区将成为我国居住区发展的主流方向。

城市生态居住区(Ecological Residential Community)是指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的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采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保护和继承,居民身心健康的城市居住区。

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居住区是城市生态所必须的基本要素。生态居住区是在人居环境设计中按照生态学原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生态的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将自然因素融入环境中的城市居住区。

城市生态居住区还在经济性的基础上整体考虑构建人、社会、自然的完整和谐的系统,创造多样性的居住空间环境。由于生态居住区本身不能产生能源,是城市中能源消耗主体,建筑活动本身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破坏作用,所以城市生态居住区更应该体现一种全新的环境意识,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城市生态居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和谐共处、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

图8:德国费莱堡——生态居住区典范

:

4.1.2生态化居住区的基本特点

作为生态化居住区,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节能与生态,以“绿色、生态、环保”为标志。一是,在材料的选择、建筑的设计以及绿色植物的配置上,应尽可能节约资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二是,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上,应充分体现生态系统保护意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三是,在材料的选择

上选用绿色建材和低污染无毒材料,确保对人的健康无害。

其次,生态居住区应具备合理的区位条件。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应靠近生态环境好的区域,这样为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首先要远离污染源,切不可布局在污染源的盛行风向的下方,或有严重污染的河道下游两旁;其次,生态居住区的区位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城市已有的大型绿地,按照“借景”原则,布局在绿地周围,或者沿城市绿带、水带布局,形成碧水环绕,绿意盎然的环境基质。

此外,适宜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也是生态居住区的一大特

9

点。公共活动空间和相应的设施应满足居民休息、聚会交往和社会活动、室外娱乐、运动和保持健康等需要。生活配套设施则应包括:完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系统,包括交通系统,通讯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供暖系统、供气系统等;充分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医疗卫生、邮政、银行、商业设施、保安设施等;合适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憩系统;包括文化教育设施、娱乐设施和居民休憩设施等。

4.2多元风格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从居住区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风格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认识的不断增强,未来中国的居住区风格将更加理性化,更加人性化。在人们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市场经济的选择与淘汰,如今盛行的“万国风格”将从盲目“从洋”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居住区将采用更合适自身气质的建筑与环境风格,形成“百花争艳”的多元风格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的居住区环境能赋予居民以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为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和趣味。在这一个性特征的形成中,建筑物、环境要素乃至设施小品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环境中每一个组成部分亦具有可识别特征,人们不愿从千篇一律、无特征可循的室外环境之中走进同样千人一面的门户。同一风格条件下建筑体形的错落变化、空间的丰富多样,同一系列中不同的环境设施的采用,以及绿化组景的差异都有助于形成具有识别性的特征环境的实现。

4.3高密发展下的立体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作为稀缺资源的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们对土地的利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城市居住区不断向高密发展。这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顺应“高密”,向立体化景观发展。

立体绿化是居住区立体景观设计的一大发展方向。它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够见我以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屋顶绿化、壁面绿化、挑台绿化、柱廊绿化、围栏、棚架等都是立体绿化的表现形式。

立体的景观设计占地少,充分利用空间,可大大提高居住区的绿量和覆盖率,增强绿化的立体效果。通过美化楼顶、墙体等,可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软化建筑物的生硬轮廓,在有些的空间内创造出更为亲切、舒适的景观环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