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1:00: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
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
1.特征
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
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降水的季节变化
?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
(季节性易旱地区)?
?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
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
(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提示:华北平原。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
1
东北、华北地区 长江以南 旱灾类型 春旱自然原因 旱灾成因 人类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为主 降水稀少 伏旱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
为主 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 冬春连旱为主 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 西南地区 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 “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
“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 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
【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 春雨 11 9.8 22 夏雨 43 73 45 秋雨 39 13 18 冬雨 7 4.2 15 2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3)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A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因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形成伏旱。第(2)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东部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分析减轻干旱灾害的措施。
答案:(1)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易形成伏旱。
(2)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干旱发生的频次高。 (3)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降雨等。
我国的洪涝灾害 【自主学习】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
②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是造成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2)人为原因
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重,造成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2.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东部季风区突出,南方地区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2)时间分布: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