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高鸿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2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3、消费倾向: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增机的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流动偏好: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 4、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税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

5.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6.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7.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8.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9.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10.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11.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12.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3.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4.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5.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6.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7.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8.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9.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20.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21.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22.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23.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24.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25.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或者每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26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即所有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通常用产出水平表示。

27.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

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所生产的产量。

28.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繁荣与衰退。

计算:

一、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均衡值的问题

1、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0.15Y,C=40+0.65Y,G=6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名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3投资乘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