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无机及分析化学)剖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2:2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D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

43、在滴定分析中,若要准确移取0.1000 mol/L硼砂溶液25.00mL, 则应选用的器皿是( ) A 烧杯

B 容量瓶

C 移液管

D 量筒

二、填空题

1、100mL 0.008mol/L AgNO3和100 mL 0.005mol/L KI制得AgI溶胶, 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MgSO4、K3[Fe(CN)6]和[Co(NH3)6]Cl3三种电解质对该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2、拉乌尔(F·M·Raoult)于1887年得出如下结论:在一定温度下, 挥发非电解质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 量分数成正比。

3、在制备AgI胶体过程中,若KI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 而带负电荷。整个胶团结构可以表示

为 。 4、由FeCl3水解所制得的Fe(OH) 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

为 ,NaCl,Na2SO4,CaCl2中对其聚沉能力较大的是 。

5、在纯水、以及浓度均为0.1mol/kg的KCl、K2SO4、蔗糖(C12H22O11)、NaAc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沸点最低的是 ,凝固点最高的是 ,凝固点最低的是 。

6、比较下列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0.10mol/LC6H12O6 0.010mol/LC12H22O11 , 1.0% 的C12H22O11 1.0% 的C3H6O3

7、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又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它包括 ; ; ; ;

8、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表现为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其中蒸气下降的数学表达式为 ,沸点上升的数学表达式

为 。0.1mol/kg NaCl水溶液(Kf=1.86)的凝固点下降为 。300K,0.1mol/L NaCl水溶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

9、如果2NO2==2NO+O2是基元反应,则其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10、对于一般的基元反应:aA + bB → dD + eE,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间的定量关系为υ

= 。 1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为 。

1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S (s) == H2S (g) K1;S (s) + O2 (g) == SO2 (g) K2;则反应H2(g)+ SO2 (g) == O2 (g) + H2S (g)的平衡常数为 。

13、一步能完成的反应称为 ,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中各反应物浓度项的幂次的总和称为 。 14、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20×(112.2-1.240) /5.4375=

15、一般容量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1%,常用分析天平可称准至 mg,用分析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g。

16、a. 4.7×(50.1-1.45+0.5821)/2.5475 的计算结果有效数字为 位.

b. pH=7.25的有效数字为 位.

17、0.5180g(分析天平称量)为 位有效数字,pH值12.68为 位有效数字。

18、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 程度,而精密度是表示测定结果的 性。

19、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Kaθ和Kbθ)具有一般平衡常数的特征,对于给定的电解质来说,它与 无关,而与 有关。 20、对于一般的难溶电解质AmBn的沉淀溶解平衡:

AmBn(s)沉淀溶解CaCO3(s)CaO(s)+CO2(g) 达到

平衡时,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mAn++nBm- KSPθ=

21、试样混合不均匀所引起的误差属 误差,蒸馏水中含有微量的干扰物质所引起的误差属 误差。

22、系统误差是由 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是由 造成的误差,

通过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23、H2SO4、KOH、KMnO4、K2CrO4、Na2S2O3中, 可

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只能用间接法配制。

24、在置信度为90%时,n=4:Q0.90=0.76 t0.90=2.35。某同学测定样品中Cl的百分含量为30.12,30.44,30.52,30.60。按Q检验法判断在置信度为90%时,(是、否) 有需要舍弃的离群值。

25、将0.1mol/L NH3·H2O和0.1mol/L NH4Cl等体积混合, 该混合液的pH值为 (已知NH3·H2O的pKb=4.75) 26、按酸碱质子理论,[Al (H2O)5 (OH)]2+的共轭酸是 ,[Al (H2O)5 (OH)]2+的共轭碱是 。

27、NH3的共轭酸是 ,HPO42-的共轭碱是 。 28、由于在弱电解质中加入一种含有相同离子(阴离子或阳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电离度 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29、欲配制pH=9.0的缓冲溶液1.0L,应在500mL0.20mol/LNH3·H2O(pKbθ=4.75)的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M=53.5 g/mol) g。 30、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 。

31、已知H3PO4的Ka1=7.6×10-3,Ka2=6.8×10-8,Ka3=4.4×10-13,则H2PO4-的共轭碱是 ,H2PO4-的Kb= 。

32、HAc与 ,NaH2PO4与 或 ,Na2CO3与 构成缓冲液。

33、在0.1mol/L的HAc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NaAc时,HAc的电离度将 ,溶液的pH将 。

34、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Na2SO4 ,Na2CO3 ,NaHCO3 。

35、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I=8.7×10-17,两者比较,更难溶解的是 。

36、缓冲溶液具有抵抗外加少量酸碱和稀释的作用。

NH3·H2O-NH4Cl缓冲体系中,抗碱组分是 。欲用120mL 1.0mol/L NH3(Kb=1.79×10-5)溶液配制250mL pH=9.5的缓冲溶液,还

需加入NH4Cl (M=53.49) g。

37、用Na2CO3作基准物质来标定HCl溶液时,如果Na2CO3中含有少量NaHCO3,将会使HCl浓度的标定结果偏 。 38、选择酸碱指示剂的原则

是 。

39、某混合碱滴定至酚酞变色时消耗HCl溶液11.43mL,滴定至

甲基橙变色时又用去HCl溶液14.02mL,则该混合碱的主要成分是 和 。

40、用0.1mol/L HCl滴定0.1mol/L NaCN(Ka=4.9×10-10),化学计量点的pH= 。

41、用强碱滴定一元弱酸时,使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

42、以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的HCl,化学计量点时pH 7,可选用 作指示剂;而用该浓度NaOH溶液滴定0.1mol/L的HAc,化学计量点时pH 7,可选用 作指示剂。

43、配合物[NiCl2(en)2]系统命名为 , 其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为 , 配位体为 , 中心离子配位数为 , 配位原子是 。

44、螯合剂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即螯合剂 是 配体。

45、配离子[Cu(NH3)4]2+的K稳= ,K稳越大则说明该配离子 。

46、已知lg Kf(FeY)=14.32, pH=3.0时, lgα的溶液中, Fe2+ 被EDTA准确滴定.

47、配位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大小与 和 有关。

48、配平下列方程式:

ClO- + CrO2- → Cl- + CrO42- (OH-)

49、KMnO4溶液的氧化作用与溶液的酸度有关,在酸性溶液中,MnO4-被还原为 ,在中性溶液中MnO4-被还原为 ,在碱性溶液中MnO4-被还原为 。

50、已知金元素的电势图Au3+ 1.41V Au+ 1.68V Au,能否发生歧化反应,而电对Au3+/Au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 51、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I-+ Cr2O72- = I2+ Cr3+ (H+)

52、电极电位的大小反映了电对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电极电位的代数值越小,其对应电对中 的还原能力越 。 53、2Cu+Y(H)=10.60,因此, 在pH=3.0

Cu+Cu2+,已知φθ(Cu+/Cu)=0.52V,φθ

(Cu2+/Cu+)=0.226V。所以Cu+为较强氧化剂,又为较强还原剂,因此上述反应向 进行。

54、在Cu2+ + Zn = Cu + Zn2+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半反应是 ,还原半反应是 ,如果将其作成原电池,则电池符号

为 . 55、碘量法中,能用 作指示剂。 56、朗伯-比耳定律只适合于 光。 57、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58、滴定分析法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