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8:5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频考点解读】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 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热点题型】

题型一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辨析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6)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7)CaO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O2只作氧化剂。( )

(8)NaHCO3+H2===HCOONa+H2O,该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 ) 【提分秘籍】

破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两个关键” (1)理清知识线索:

(2)明确方法思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不同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举一反三】

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 70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2H4是氧化剂 C.N2O4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题型二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分析方法

例2. 下列对反应3NO2+H2O===2HNO3+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提分秘籍】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

(1)基本方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2

+2

-2

+6

+32-

;Li2NH、LiNH2、AlN:N;Na2S2O3:S;MO2:M;C2O4:C;

-3

+2

+5

+2

-3

CuFeS2:Cu、Fe、S;K2FeO4:Fe

HCN:C、N;

- 1 -

+?-

CuH:Cu、H;FeOn4:F【举一反三】

+1-1

43

8-n?e;Si3N4:Si、N。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

硫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

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 mol

题型三 考查氧化性、还原性的概念理解及判断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只表现强氧化性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一定是氧化剂 【提分秘籍】

1.理解氧化性、还原性概念要注意

(1)氧化性、还原性表示物质是否具有得失电子的能力,能得电子即具有氧化性,能失电子即具有还原性。 (2)具有氧化性,能得电子,不一定是氧化剂,反之,具有还原性也不一定是还原剂。 2.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主要依据是化合价 (1)含有最高价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2)含有最低价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3)含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物质中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F、CO2、Na

3

B.Na、I、Zn C.Fe3、SO24、NO3 D.Fe、O2、H2O2

题型四 考查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 例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提分秘籍】

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Al被氧化时产物为Al3,失去3个电子,

而Na被氧化时产物为Na,只失去1个电子,但还原性Na>Al。 1.依据反应原理判断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产物 + 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产物 (还原性强) (氧化性强) (氧化性较弱) (还原性较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依据金属、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3.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如2Na +2H2O===2NaOH + H2↑,Mg+2H2O△,Mg(OH)2+H2↑ 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还原性:Na>Mg。 4.依据相同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判断

- 2 -

①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

例如:根据2Fe+3Cl2点燃,2FeCl3,Fe+S高温,FeS,可以推知氧化性:Cl2>S。 ②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

例如:根据Cu+2Fe3===Cu2+2Fe2,3Zn+2Fe3===3Zn2+2Fe,可以推知还原性:Zn>Cu。

5.依据反应物本身所处的状态判断

反应物(氧化剂或还原剂)本身的浓度越大,温度越高,相应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 氧化性:HNO3 (浓) > HNO3 (稀) ,HNO3 (热、浓) > HNO3 (冷、浓)。 【举一反三】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FeCl3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高考风向标】

1.【2015北京理综化学】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Ⅰ 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2.【2015海南化学】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C1O- + 4OH = 2RO4n-+3Cl +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3 B. +4 C. +5 D.+6

3.【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C

H2O 高温 O2

O2

CO+H2

CO2+H2O

燃烧

CO2

途径b:C

燃烧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4.【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 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正(H2)=2v 2NH 3达到平衡时, 3v 逆(NH3) △催化剂Δ

B.2NH3 + 3CuO → 3Cu + N2 +3H2O

- 3 -

V2O5高温、高压浓硫酸180℃催化剂充电放电催化剂Δ放电充电 5.【2015上海化学】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双选 A.2Na + 2NH3 → 2NaNH2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