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17: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 1.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2)“家住吴门,_____”出自北宋词人_____《苏幕遮·燎沉香》。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 【答案】 (1). (1)结庐在人境 (2). (2)久作长安旅 (3). 周邦彦 (4). (3)东船西舫悄无言 (5). 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重视理解积累,答题要注意分析理解语境和侧重点,注意表达手法的提示,据意义确定字形,不丢字、加字,作家作品不要张冠李戴。本题需注意“庐”“境”“旅”“舫”“唯”等字不要写错。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

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

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

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文学常识题要关注作家的时代、风格、地位、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品。答题要看清要求,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根据所给语境搜索所需内容。

2.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 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 小王为一本科幻小说写推荐语,把“炙手可热,畅销不衰”作为宣传点。 D. 小赵分析月考作文失分原因后,告诫自己不可“生编硬造,贻笑大方”。 【答案】D 【解析】

的的- 1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词

性与意义,然后结合语境,从语意、语境、色彩、搭配对象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多维比较,辨析正误。项用词错误。A项用语不当。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要说解答得明白,搭配不当。B项用语不当。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说大自然的美景,不搭配。C项用语不当。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不能说科幻小说的特点。D项用语正确。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贻笑大方:被内行人笑话。二者都可以用来说写作文的情况。故选D。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作为 ,曲艺是 ,更是 的“自律的艺术”,始终 。 ①方言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 ②有着整套自觉遵循演观规则 ③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 ④在雅俗之间游弋 A.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侧重于语意简明、连贯、得体。答题时,要先明确题干要求,再利用平时积累,审查所给的每项内容的特点,梳理大体顺序,最后根据前后

语境综合分析作答。要选“最合理的一项是”,所选一定要切合语境需要。根据选项情况,

先看第一处横线“作为……”,填①还是③。后文谈的是“曲艺”,它是……更是……的艺

术,与之承接最好的当是①,①是“曲艺”的所属类别,③是“曲艺”的一个特征。排除BD。关于“曲艺”是“自律的艺术”,第三处横线要贴近说明它的这一特征,用“有着整套自觉

遵循的演观规则”,比“在雅俗之间游弋”更好,应填②。“在雅俗之间游弋”和“始终”搭配说明其发展状况。故选A。 二、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杜尚的质疑

⑴1917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⑵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杜尚用自己的行动对习惯性的看

的- 2 -

法提出了质疑。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⑶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在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了一个艺术四要素理论。他认为,艺术这个方程实际上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世界(指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或情感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他用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⑷在这四个要素中,杜尚并不看重“作品”本身。对于他来说,作品不必是某种精湛的手工技艺的结晶,“随便哪一个”都可以,重要的是艺术家以及艺术家对世界的认知。所以他信手拈来小便池这样一个“现成物”,把它作为服务于艺术家思想观念的工具,表现出对艺术和日常生活关系的思考。由此,当代很多艺术成为一种“观念艺术”,仅在观念的层面上存在着,甚至产生了“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的慨叹。

⑸然而,在四要素示意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艺术品被置于中心位置,其他三个要素都是通过艺术品关联起来的。工程师建造工程,商人制作商品,而艺术家所以为艺术家,是因为他创作的是艺术品,而不是其他什么产品。所以,对艺术的美学考察,还必须深入到艺术品中去。

⑹从常识角度说,艺术品是什么好像并不是一个问题,它不就是那些我们称为绘画、雕塑、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或音乐的事物吗?然而杜尚的质疑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为什么我们把挂在墙上的绘画作品称为艺术品,而很少把家里日用的锅碗瓢盆说成艺术品?为什么我们可以把手头的某本小说说成艺术品,而不把报纸上的新闻叫作艺术品?

⑺在美学中,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分界在于,前者是专供人审美欣赏而存在的,即康德所说的审美“无功利性”。与此相对,实用的物品,无论是一把锤子,抑或一件衣服,它们都有具体的实用功能,比如锤子可用于敲击物体,衣服可用于御寒或社交目的。因此,这些实用物品本质上是功利性的。正因为两者之间的这个区别,所以,我们总是对艺术品作出“美”或“不美”的判断,而对实用物品则常常作出“有用”或“无用”的判断。

⑻尽管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可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对象时,我们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