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思考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3:00: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复习

思考与练习 2015-2016-03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1.名词解释 神话: 山海经 穆天子传 卜辞 爻辞 南风歌 卿云歌

2.举例分析中国神话的主要内容。 3.举例分析上古歌谣的主要内容。

二、《诗经》:中国第一部乐歌总集 1.名词解释:

诗三百、笙诗、四家诗、六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主要内容。 3.联系具体作品,分析“六义”的内涵。

4.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爱情诗的情感结构及其文化意义。 5.试分析《诗经》战争题材诗歌的情感内涵。

6.试分析《诗经》农事诗的主要内容。

7.试分析《诗经·豳风·七月》一诗的主要内容。 8.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价值。 9.作品

邶风·静女 郑风·溱洧 周南·桃夭 郑风·将仲子 秦风·蒹葭 陈风·月出 秦风·无衣 秦风·小戎 豳风·东山 小雅·采薇 周南·芣苡 豳风·七月

三、庄子主要思想及其文风 1.名词解释:

轴心时代 三教九流

九流十家 老庄 九歌 司命 三言

2.试分析中国文化“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创造的启示。 3.试分析“儒”的来历。

4.以《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为依据,试分析孔子的原初形象。

5.以《论语》为主要依据,试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 6.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举例分析《论语》的语言艺术。

8.以《庄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为依据, 分析庄子人生态度和学术渊源。

9.以《庄子》为依据,分析庄子的主要思想。

10.举例分析《庄子》“三言”的具体言说方式。 11.举例说明《庄子》的文风特色。

四、屈原与“楚辞” 1.名词解释:

楚辞 楚风 巫风 越人歌

2.试分析“楚辞”的文学渊源、文化渊源。

3.以《离骚》、《史记·屈原列传》等文献为依据分析屈原有哪些社会角色。

4.试分析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等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5.作品

越人歌 离骚 橘颂 东皇太一 湘君 湘夫人 山鬼

五、汉乐府 1.名词解释:

乐府 汉乐府 乐府诗歌 乐府民歌 2.举例分析“汉乐府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试分析《陌上桑》中“罗敷”的性格和人物描写艺术。 4.试分析汉乐府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5.作品:

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 上邪 有所思 陌上桑 长歌行 江南

薤露 蒿里

六、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的含义。

2.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 3.作品 生年不满百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迢迢牵牛星

明月何皎皎

七、司马迁与《史记》 1.名词解释 编年史 国别史 纪传体 典制体

十二本纪 二十四史(正史) 五帝三王 阴阳五行 春秋三传 战国四公子 2.司马迁生平遭遇的启示 3.《史记》的史学价值 4.《史记》的文学价值

八、魏晋风流 1.名词解释

三玄 魏晋玄学

魏晋风流(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 文学自觉 人的自觉

2.列举历代“金陵怀古”代表作。 3.试析“金陵怀古”诗文的情感内涵。 4.试分析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

5.试分析“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及积极意义。

九、登高必赋 1.名词解释:

三曹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2.试分析王粲《登楼赋》的情感内涵。 3.试分析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

4.列举中国古代诗文中“登高”题材的代表作。 5.试分析“登高”题材作品的情感内涵及其原因。 6.作品: 登楼赋

十、田园逸歌

1.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事的意义。 2.理解陶渊明的性格特征。

3.理解陶渊明诗文中“自然”的意义。 4.理解陶渊明诗文中“归去”的意义。 5.理解陶渊明诗文的风格特征。

6.理解陶渊明诗文中“菊花”意象的多重意义。 7.作品

拟挽歌 饮酒诗并序 读《山海经》 归园田居形影神诗并序

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