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23: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考试题型:填空题(25)、判断题(10)、简答题(16)、分析题(25)、计算题(24) 一、 填空题

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提高毛坯制造精度 ),(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

( 多次加工 )。

2.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 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 ),( 金相组织变化 ),

( 残余应力 )。

3.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

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4. 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 重合基准 ),( 统一基准 ),( 自为基准 ),

( 互为基准 )。

5.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6.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和R的波动反映的是( 变值性误差的变化 )和( 随机性

误差 )的分散程度。

7. 工艺系统是由( 机床 ),( 夹具 ),( 刀具 ),( 工件 )构成的完整系统。 8. 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其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

段, , 。

9. 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 、 、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对工

件加工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

10. 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加工的同时装卸工件,使 时间与 时间重叠,从而提高生产率。 11. 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 。

12. 拉孔,推孔,珩磨孔, 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

13. 根据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为 、 和

单件生产三类。

14. 某轴尺寸为?50?0.018mm,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mm。 15. 工艺基准分为 、 、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安装、 、

和走刀。

17. 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 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 18.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19. 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度钻下一

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则该工序中有 个工步, 个工位。

?0.043 图1 工件

20. 全年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同步增长的费用称为 ,如材料费、通用机床折旧

费等。

21.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22. 为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 、 、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

工之前。

23. 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限制 个自由度。

24. 工件装夹中由于 基准和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

差。

25. 在简单夹紧机构中, 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 夹

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

26. 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 个自由度。

27. 回转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夹具具有 ;盖板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 28. 常用夹紧机构中的 是手动夹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 29. 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定位,一种是 定位

30. 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一般要求主要夹紧力应垂直指向 。 31. 铣床夹具的对刀装置主要由 和 组成。

32.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尺寸精度、 和 。

33. 在车床上车削轴,采用双顶针定位,如果轴产生腰鼓形误差,说明工艺系统中

的刚度不足;如果轴产生鞍形误差,则说明工艺系统中 的刚度不足。 34. 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99.73%的工件尺寸落在了 范围内。 35. 卧式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为 ;刨床的误差敏感方向为 。 36. 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37. 按照在一批工件中误差出现的规律,加工误差可分为 和 两大类。 38. 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径向圆跳动、 和 三种基本形式。 39. 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 。

40. 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 传动。

41. 在转塔车床上就地镗削转塔上六个安装刀架的大孔是为了保证大孔轴线与 重

合。

42. 表面残余_ 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43. 加工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表面层金属的

冷作硬化, 、 。

44. 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值 。 45. 磨削时,砂轮的速度越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

46. 磨削淬火钢时,可能出现的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有 烧伤, 烧伤和淬火

烧伤。

47. 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相同时,耐磨性 。 48. 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耐磨性 。 49. 常用的机械表面强化方法有 和 。

50. 磨削时,采用内冷却方式和 砂轮能有效地防止烧伤现象的产生。 51. 任何机器都是由 、 、组件和部件等组成。

52. 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尺寸相近、加工方法相同的组成环,其公差值 ;难加工

或难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值 。

53. 产品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 和 。

54. 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标准件尺寸的组成环,其公差值 ;易加工或易测量的组

成环,其公差值 。

55.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法可以分为 和 。 56. 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所要保证的 或 。 57. 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 和 。

58. 各装配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是相对运动精度的基础, 对其它两项精度

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

59. 由一个零件的精度来保证某项装配精度的情况,称为 。

60. 完全互换装配法常用于 精度的 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 61. 最常见的调整方法有 、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

62. 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组成环的数目应当等于有关零、部件的数目,这就是装配尺寸链

的原则。

63. 大数互换装配法适用于 精度的 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 64. 最常见的修配方法有 、合并加工修配法和自身加工修配法。

二、 判断题

1.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2. 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磨削加工。 3. 过定位和欠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4. 淬火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进行。 5. 工件一旦夹紧,则它的六个自由度就全被限制了。 6.在大量生产中,单件工时定额可忽略准备与终结时间 7. 中批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多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形式。 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9.铰孔不但能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能纠正位置精度。 10.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 11. 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

12.孔的直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下偏差为零。

13. 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