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3:34: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区域地理野外 实习报告

院系: 班级: 姓名: 导师: 日期:

目录

一、引言 (一)实习目的及行程介绍 (二)区域简介 二 、实习内容 5月11日 晴 镇平石佛寺、五道幢、化山村 1、镇平石佛寺 2、五道幢 3、化山村

1

2 2 3 5 5 5 5 6

5月12日 晴 荷花洞、宛西制药、西峡水泵厂 1、荷花洞 2、宛西制药

3、河南西峡汽车水泵厂

5月13日 晴 淅川铝业、淅川减震器厂、范蠡公园 1、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2、河南淅川汽车减震器厂 3、范蠡公园

5月14日 晴 丹江大观苑、陶岔渠首、橘子林 1、丹江大观苑 2、陶岔渠首 3、橘子林 三、结束语 7 7 7 8 9 9 9 10 10 10 11 11 12 一、引言

(一)实习目的及行程介绍

地理野外实习是让学生掌握地理调查与研究方法的重要的教学环节。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不论是普通地理学的研究,还是区域地理学的研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启发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着重进行区域地理综合研究学习,结合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对南阳西峡、淅川等地的区域地理研究,整体观察、感知和分析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探讨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和人地关系,从而在掌握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扩大了地理视野,提高了地理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发展的相关领域。

整个实习安排了四天时间,5月11日当天从学校出发先到达南阳镇平石佛寺,在对当地玉雕产业大概了解后,驱车赶往西峡五道幢,对景区整体进行了感知欣赏,之后来到依托旅游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双龙镇化山村,在这里实地调查了

2

该地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馆,并对他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天,从昨晚住宿处—化山村离开后,先是对荷花洞的喀斯特地貌了解,然后来到了著名的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学习。之后,又来到宛西制药控股的子公司—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公司历史并参观了公司的工作车间。在实习第三天,即5月13日,我们在南阳淅川分别参观了淅川铝业集团公司和淅川汽车减震厂,对两个公司进行了相关了解,并就其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当天下午我们攀登了范蠡公园所在的—牛尾巴山,对淅川县城整体布局和楚文化进行分析,了解了山地及河流对于城市布局的影响。最后一天,我们参观游玩了丹江大观苑,并分析其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随后来到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陶岔渠首,对这一宏伟工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次实习的最后,于邓州附近愚山南坡处,我们一行了解分析了该地橘子得以在此处生长的原因,并对橘子的生长习性进行了了解学习。

(二)区域简介

本次实习着重通过对两个地区进行区域地理分析,一是南阳西峡县,二是淅川县。现对其简介如下:

西峡是一个因发掘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第九大奇迹”而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她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邻陕西省,距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地境仅35公里,系豫、鄂、陕三省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北部是海拔高、坡度大的中低山地,南部是鹳河谷地,两侧是起伏大的低山丘岭。同时河流众多,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的鹳河纵贯全县南北,并与526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主要河流有鹳河、淇河、峡河、双龙河、丹水河等。由于该区正处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因此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整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素有“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之称。西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古史记载,西峡“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自古以来,许多圣哲贤达、历史名人曾在西峡留下了传奇遗踪。同时境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是河南省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被誉为“绿色王国”和“天然药库”,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涉及的药材共有1800多种,目前在西峡发现的药材就有1300多种。依托其历史和资源等优势,该区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