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运动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22:2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质点动力学的第一类问题,理解第二类问题。 3、了解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教学内容提要

1 牛顿运动定律

(1)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第二定律 F?ma

(3)第三定律 当物体A以力F作用于物体B时,物体B也同时以F作用于物体A上,力F和力F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2.适用条件

(1)质点 (2)低速 (3)惯性系 3 惯性力

为了使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成立而引进的一个虚拟的力F0??ma0

'

'

a0为非惯性系的加速度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运动状态变化与外界作用的联系,反映这个联系的规律就是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涉及到力的溉念,因此在学习动力学时应抓住力的概念和力的规律这两条线索进行复习。又因牛顿定律研究的对象是质点。在应用牛顿定律研究力学问题时,必须用隔离体法把研究对象隔离开来进行受力分析。注意牛顿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其解题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对象,受力分析。认真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采用“隔离体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

2.明确关系,运动分析。弄清物理过程,明确物理关系,进行运动分析。主要分析加速度相对于什么参考系以及它的方向。若有两个以上质点的运动,要找出他们的加速度间的关系。

3.选定坐标,列出方程。依据题目具体条件选定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和其他必要的辅助性方程,所列方程的总数与未知量的数目要相等。

4.解出方程,讨论结果。解方程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然后将已知量统一单位制后代入,求得结果。最后讨论结果的物理意义,判断其是否合理和正确。

本章的主要内容都是以力为核心的,正确的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将是关键,在分析受力情况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遗漏某些作用力

分析力时可能产生的错误之一是遗漏某些作用力。为了防止这种错误,应当注意掌握

1

力的特性。在力学中经常遇到的只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力:万有引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前两者是场力、后两者是接触力。在分析某一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应先标出重力等非接触力,其次只需注意该物体与那些物体相接触。只有在它与其他物体相接触的地方才有可能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遗漏某些作用力。

(2)误列入一些多余的力

如上所述,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可能产生的作用力。然而并非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就一定有接触力存在。例如在水平面与倾斜面之间有一静止着的球,如图(见王济民P30)所示,此球只受到重力P和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N,倾斜面虽然与球相接触,但它对小球没有作用力。因为如果倾斜面对小球也有一作用力N,那么小球就会在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这就与已知条件相矛盾。为了使问题更加明显,我们不妨设想去掉这个倾斜面,看看情况会因此而有些什么不同。显然,去掉倾斜面,小球仍能保持静止于水平面上,情况与原先没有什么不同。这里虽有斜面,但斜面与小球之间并非紧密接触,二者没有互相挤压的趋势,因此不会发生形变,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弹性力。所以在分析接触力时,要注意到弹性形变是产生弹性力的先决条件,有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是产生摩擦力的先决条件。为了防止误列入类似上述情况的多余力,通常采用以下办法加以简单判断。这种判断方法是:为了研究某一物体的力学作用,常常不妨先设想它不存在,考察在此情况下有些什么不同。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能误列入一些其他的多余力,例如,将ma作为一个力,并将它与其他力放在一起同等对待。又如,在有的问题中,质点具有初速度,就认为“质点具有向前的冲击力”。还有人将力和它所起的作用混为一谈,且一并计入。如圆周运动中,考虑了所有力之后,还有加上一个向心力等。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力的概念,就不致犯这一类错误,力既然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在谈到力时,只要追问一下它是哪一物体施于这个质点的,找不到施力物体,这类凭空引入的多余力就会暴露出来。

(3)被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力具有相互作用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它们之间无先后之别,而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万有引力、重力、弹簧的弹性力、静电力等力具有其“独立自主”的方向和大小,这类力称之为主动力,主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摩擦力、张力和正压力等力的大小和方向则取决于物体所受到的主动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这类随外加主动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被动调节其大小和方向的力称为被动力。在力学中被动力往往是作为未知力出现的,在确定被动力的大小时,特别要注意它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例如悬线上的张力与悬挂质点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单摆与圆锥摆两种情况下悬线上张力的表达式是不同的 。物体对支承物的正压力也与支承物的运动状态有关,它并不恒等于重力或重力的一个分量。

例题分析 2-1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量物体用轻细绳相连接后,悬挂在一个固定在电梯内的定滑轮的两边。滑轮和绳的质量以及所以摩擦均不计。当电梯以a0?'gm2的加速度下降时,试求1,

m2的加速度和绳中的张力。

2

解 解法一 以地面为参照系,使Y轴竖直向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物体m1和m2的运动方程为

m1g?T?m1a1 (1) m2g?T?m2a2 (2)

考虑到绳不可伸长,所以

y1?y0?y2?y0?常数(即绳长) (3)

式(3)对时间求二阶导数,得出m1,m2和滑轮中心O点对地面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a1?a2?2a0 (4)

联立(1)、(2)、(4)三式,并根据已知条件a0?g2,解得

a1?a2?T?'m1gm1?m2m2g

m1?m2m1m2gm1?m2''解法二 以滑轮转轴O为非惯性参照系,OY轴竖直向下。这时m1和m2分别受到惯性力

?m1a0和?m2a0。假定m1在非惯性系中的加速度为a',则m2的加速度为?a'。于是,在非

惯性系中,m1和m2的运动方程为

m1(g?a0)?T?m1a' (5) m2(g?a0)?T??m2a' (6)

由(5)、(6)两式解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