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基础夯实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18:2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C正确;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每条染色体DNA数量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 D 7、下图是有关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的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乙、丙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内 B.甲、乙两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丙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C.甲、乙、丙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甲、乙、丙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甲是以两条链为模板,所以甲是复制,乙是以一条链为模板,说明是转录,丙是翻译.DNA复制和转录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内,A错误;翻译过程也需要酶,B错误;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只是不完全相同,C正确;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D错误. 答案 C 8、下面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5 / 9 解析 图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可判定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比较图甲和图乙中第3条染色体颜色与形态(从左到右数),可知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而非染色体变异;甲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若图乙表示卵细胞,根据甲和乙中对应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图甲表示第一极体而非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 A 9、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答案:B 解析:若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AXa×XaY,若含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为1XaXa∶1XaY,全部都为野生型,不符合题干,A项错误.若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AXa×XaY,若含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则子代为1XAXa(突变型)∶1XaXa(野生型)∶1XaY(野生型),即野生型∶突变型=2∶1,雌∶雄=2∶1,符合题干,B项正确.若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aXa×XAY,若含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则子代全部为雌性,不符合题干,C项错误.若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假设发生缺失的X染色体为X-,则杂交组合为XX-×XY,若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为1XX(野生)∶1XY(野生),不符合题干,D项错误. 6 / 9 10、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甲处的某种激素可提高下丘脑神经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C.食物过碱可引起甲处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D.下丘脑神经细胞、甲、乙三部分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下丘脑神经细胞 解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应增多. 答案 C 1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 解析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 D 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解析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 7 / 9 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20xx·天津××区一模]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 (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__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图二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证 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③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