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相关的名言名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2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医相关的名言名句

【篇一:中医相关的名言名句】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中医的名言、格言和谚语,或载于典籍文献内,或流传于医生口头中,数量很多,可谓琳琅满目,是中医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其中许多是关于中医治法的警句,如同箴言和座右铭,含义很深,语言形象生动。读之发人深省,令人难以遗忘。它起到了规劝警戒的作用,使人闻者足戒,受益非浅。

这些警句,许多都是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创造。如:桂枝下咽,阳盛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这是张仲景的一句话,虽是讲桂枝汤、承气汤误用致毙的,但却被历代医家引为要严格遵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警句。

读书无眼,病人无命。这是喻嘉言戒劝人们在阅读医书时,要抱严肃认真的态度,否则会造成病人无命的后果,可谓简短有力。

这些警句还有许多是口头创造、流传较广的谚语,往往难于找到原始出处,或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但却为大家所习诵。

如: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虽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有论人参滥用致害的专篇,但不及这句谚语那么响亮有力、上口。这句用大黄作比较,鲜明犀利无比,使人难于忘怀。对于滥用补药的庸医,也是一付最好的清醒剂。

过去某种治疗上的时弊,历代医家莫不大声疾呼反对之,就有用警句这种形式的。历史上,服石之风泛滥成灾。东晋时期,仙道术士倡导,食用石英、云母等矿石粉,意图寿如金石,永固不坏。实际上自贵胄,下自贫士,因此而亡者,不胜枚举。

孙思邈晚年目睹其危害,曾大声疾呼反对,其中有一句话,使人难以忘记,就是:宁食野葛,不服五石。他还说: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这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的话,几乎成了当时反对服石恶习的口号,因此对纠正时弊,起了不小的作用。

用药治病,事关性命,故不可不大声疾呼之,使之有动人肝胆肺腑之力量。这些警句既显示了语言的力量,能流传不衰,更重要的,它是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是许多人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其价值高于某些个案,或某种具体经验的总结,故值得珍视。

一首有名的中医治法警句: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李中梓《医宗必读》引应震语。

讲的是,不可以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置方法用药,更不可以见有是病,既用是药的汤头,草率行事。

古代行医之人,见此语无不仿抄录之,贴于易见之处,使自己慎思之,力行之,警戒之。 一、天人合一 三、防病防变

2. 综观医学大纲,不外理法方药四字。(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

34.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尚书》孔安国序)

35. 知方而不知经,则失其理;知经而不知方,则失其宜。(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刘浴德序)

37. 天地阴阳具于人身,人身阴阳具于天地。(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自序)

38. 济世之道莫大于医,识病之源在于经典。(《进难经表》纪天锡《集注难经》)

41. 通天地人三才之谓医。(金理《医原图说》曹锡宝序) 42.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43. 长沙为医中之先圣,长洲为医中之亚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王恕常序)

44. 《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矣。(《嘉祐补助本草》掌禹锡序)

45. 医家之有仲景,犹儒家之有孔子也。医书之有《伤寒论》,犹儒书之有《四书》也。(陆新源)

46.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50. 医者不读仲景书,不知治伤寒;不读又可书,不知瘟疫。(吴有性著,洪天锡补注《补注瘟疫论》朱紘序)

51. 医通四时之气,辨百物之性,……非精乎儒者不能成一代之名医。(吴有性著,洪天锡补注《补注瘟疫论》周人骥序)

52.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53. 《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吴瑭《温病条辨》凡例)

54. 医道之大尚矣!其上医国,其下医人,而身之所系,抑岂小哉?(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闻忠后序)

57. 医者意也,思虑精则得之。(许胤宗《 》

58. 要知伤寒之法,可推而治杂病,而杂病之方,未尝不出于仲景百十三方也。(李仲南《永类方》自序)

5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

62. 医之为学,……其要不过阴阳五行而已。(楼英《医学纲目》自序)

63. 仲景详外感于表里阴阳,丹溪烛内伤于血气虚实,东垣扶护中气,河间推陈致新,钱氏分明五脏,戴人熟施三法。(楼英《医学纲目》自序)六、阴阳五行 八、精神气血

25.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

【篇二:中医相关的名言名句】

医德医风

1.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 杨泉《物理论》)

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序》)

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

4.大医精诚(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

5.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 6.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

7.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医工论》) 8.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医工论》)

9.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 刘昉《幼幼新书 自序》)

10.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 刘昉《幼幼新书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