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9:4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66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预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78-02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概念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准确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患者个人诉求相结合,获得相关证据,再根据所获得的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一种护理模式[1]。在儿科护理中,积极改进护理模式,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完善整体护理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个合格的儿科护士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我科近年来开始在在儿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儿科患者66例。均符合我国修订的儿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年龄3月~12岁,平均年龄6.8岁;对照组年龄3月~11岁,平均年龄6.3岁;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循证护理方法 心理问题及社会问题评估

根据患儿疾病、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家长性格、文化水平、社会状况的不同,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诉求进行评估,循证得知: 1.2.1 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

1.2.1.1 焦虑、恐惧心理 3月~7岁患儿以分离性焦虑为主,害怕离开家长身边,7岁以后以害怕残疾、死亡和批评为主要焦虑,不信任医护人员,害怕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痛苦。 1.2.2.2 抗拒心理 3~6岁患儿会出现害怕病房的陌生环境、害怕身体受到伤害。出现较为严重的哭闹和极力反抗,会产生强烈要求回家,拒绝治疗等不受控行为。

1.2.2.3 睡眠习惯改变 几乎所有0-12岁患者在住院后都会出现睡眠习惯改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及睡

眠质量下降,大部分患儿睡眠不实,半夜易惊醒、哭闹等。 1.2.2.4 医学常识缺乏 7岁以上儿童,对事物有一定了解但是缺乏医学常识,会出现恐惧死亡等情绪,表现为不配合治疗。

1.2.2 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

1.2.2.1 紧张、焦虑心理 家长因对患儿重视而引起反复询问、追问患儿病情,迫切希望由经验丰富或主任级别医护人员亲自治疗,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随时将患儿病情进行肯定性恢复,对医护人员不信任,随时想转往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的心理。

1.2.2.2 怀疑、敌对情绪 家长由于缺乏相关医学常识,对患儿疾病了解不够、患儿病情恢复时间慢,导致家长对治疗方案和医护人员水平产生怀疑,更有甚者会出现敌对情绪,表现为拒绝医护人员治疗措施,擅自更改医护人员治疗方案,甚至是自己上网或查阅医学书籍进行私自治疗。 1.2.2.3 同病相怜情绪 同病房患儿家长之间因为自己小孩相同疾病会产生同病相怜情绪,使得彼此沟通更为容易,特别是针对长期住院患儿的家长,有时新入院患儿家长对长期住院患儿家长更加信任,这种信任程度有时高于对医生的信任。 循症支持

根据收集的患儿及家长资料,结合临床理论知识及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