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30 17:2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或记忆)《山林的呼唤》或《1812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聆听交响音乐的兴趣。

2、通过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了解音乐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而能让学生自己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简单的分析音乐的能力,欣赏更多曲目。

3、通过对比使学生能自主了解到音乐的速度,音色,强弱等性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4、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 5、了解标题音乐。

6、认识并辨别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英国管。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 三、教学难点:

初步欣赏了解音乐中三种不同的假设阶段即:“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的内涵,即学生自主理解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繁体字“聽”。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 师:大家还知道1812年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吗?

(多媒体展示) 法俄之战 :公元1812年 ,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调集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逼莫斯科。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 主动放弃并烧毁了莫斯科城。法军在严寒中得不到任何衣物和食品, 不少法军冻饿而死,士气低落,拿破仑被迫弃城西撤。俄军乘势反攻。在俄罗斯军民旋风般的强大攻势面前,法军彻底溃败。六十万大军最后逃回本国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就连拿破仑本人也是仅带了贴身护卫绕道德国才得以转回法国。从此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段用音乐讲述的这个战争故事吧。(感知音乐阶段)

美感阶段:指无意识地沉浸在音响之中,任随音乐的感染力,把人带到一个舒适而愉悦的心情之中。

(多媒体播放音乐同时展示作品结构)

1、欣赏作品: 2、分析作品:

(1) 序 奏 ——众赞歌(祈祷)

——俄国骑兵

(2) 呈示部 ——战斗主题

——法军主题(马赛曲调)

——俄罗斯民谣1(小提琴、中提琴) ——俄罗斯民谣2

(3) 展开部 ——俄法军队的战斗 (4) 再现部 ——呈示部的内容 (5) 尾 声 ——众赞歌(赞颂)

——俄国骑兵(辉煌的凯旋号角)

3、试唱音乐主题:

表达阶段: 指在不同的时刻,能体验音乐的细微差别和变化,对其中一种情绪或许多情绪产生反应。如对安详或激动的情感,懊悔与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产生反应。

(1)众赞歌 ———这是俄罗斯人民在国难临头时祈求于上帝和对和平的向往。

(2)俄国骑兵 ———英姿勃勃、冲破不祥的气氛,带来了希望,象征着响应号召的战士踏上征途。

(3)战斗主题 ———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

(4)马赛曲音调 ———象征着法国侵略军步步逼近,敌军拥有完全的优势,俄军艰苦鏖(AO)战。

(5)俄罗斯民谣1———战斗的间隙中俄罗斯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6)俄罗斯民谣2———俄罗斯军民乐观、幽默的性格的写照,对俄罗斯战士们在战斗的间隙中欢快的跳舞、休息的场景描绘。 4、复听作品:

纯音乐阶段: 指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可时而为它所陶醉,时而又能对它进行冷静的批评。

(1)多媒体播放音乐。 (2)教师插话

(3)引导学生从音乐语言的表述上谈自己的感受。 (4)引导学生循着历史事件的线索展开联想。

(多媒体展示创作背景)

1880年10月,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鲁宾斯坦(1835-1881) 邀请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及工业博览会写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或管弦乐队使用。之后,鲁宾斯坦便为柴科夫斯基提出三个具体的题目供他参考。这三个题目是:(1)博览会开幕。(2)亚历山大二世加冕二十五周年。(3)救主基督大教堂重建落成。对于这三个题目,柴科夫斯基认为都不太好作文章,但碍于朋友的盛情,作曲家没有推托。在思考良久之后,柴科夫斯基决定以第三个题目, 即救主基督大教堂重建落成为切入点。由于救主基督大教堂毁1812年那场著名的俄法战争中,柴科夫斯基便决定以这场战争为主题创作一篇恢宏的交响乐章。创作思想确定后,作曲家便很快着手写作,并于12天后完成。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这首序曲写得很热闹,但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因为在写作时我凭借的只是一种热情而非挚爱。” 这首作品在正式出版时被称为 \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简称《1812年序曲》) 。

1880 年的柴科夫斯基,已经是写有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一钢琴协奏曲、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第四交响曲等一系列著名作品的知名作曲家,出于朋友的委托 (尼古拉·鲁宾斯坦不仅是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时期的院长,而且是他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求学期间的老师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他接受了这次创作约请。柴科夫斯基曾于1878年7月6日写给他的艺术保护人和挚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较详细地谈了他一般的创作方法,其中说道,他的创作在总体上分为两类:(1) 为自身意趣和内在需要而写。(2)应约而写。并且解释说:\经验证明,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看它属于哪一类。常有的情况下,受人之托写出来的曲子结果很成功,而由自己的灵感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却因种种意外理由而不甚成功。《1812 年序曲》即是一部受人之托而作却相当成功的音乐作品。 (二)、欣赏作品:

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和第五乐章《夜》 (1)多媒体播放音乐———(美感阶段) (2)介绍创作背景:

作曲家马思聪曾于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 和粤北山居住过,南方山林的自然景色及山民纯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0年代他定居北京后,偶然收到一封附有云南怒江民歌曲调的音乐爱好者的来信,受此触发而于1953年秋开始动笔写作这部作品。1954年5月完 稿,1956年夏首演于北京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这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由五个乐章组成: ①山林

的呼唤②过山③恋歌④舞曲⑤夜 ;这部组曲,单数乐章优美抒情,双数乐章活泼欢快,首尾乐章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整体,表达了作曲家对南方山林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这部作品在马思聪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中期的代表作。 (3)作曲家介绍:

(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

马思聪(1912——1987) 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青少年时代曾两度留学法国,学习小提琴演奏及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是中国小提琴演奏艺术与教学的拓荒者,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曲家。其主要作品还有小提琴曲《第一回旋曲》、《内蒙古组曲》、《西藏音诗》、《牧歌》、《 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山歌》、《三首舞曲》等,大合唱曲《民主》、《祖国》、《春天》、《淮河》,交响音乐《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舞剧音乐《晚霞》,歌剧《热碧亚》等。

(4)哼唱“山歌风”音乐主题片段——(表达阶段)

(5)认识并辨别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英国管,比较木管乐器的音色特点 (6)复听部分段落———(纯音乐阶段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 《山林之歌》1953年,马思聪接到一封信,说:听了《牧歌》后,使他回想起在西南怒江的偏僻山区放羊的情景。来信还附了几首当时他常听到的民歌。这对于抗战期间曾在昆明明和嶴北山区居住过的作者来说,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同年9月,作者以这些民歌为素材,结合自己对山林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感受,开始写作这部交响组曲,1954年5月完成。这首乐曲属于标题性音乐,有五个乐章。但五个乐章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第五乐章是第一乐章的变化再现,二、三、四乐章是中间对比部分。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行板,自由的交替节拍,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主题为双簧管演奏的抒情性旋律,描写幽静的山林自然奇景 ;中部开始,由低音弦乐、圆号和小提琴从不同的音乐形象侧面描写山鬼的出现。

中部对我国古代诗人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描写,拟人化地通过想象描绘山林在夜深人静时的凄厉啸声。低音弦乐器的走句有如山鬼的出现,她的呼唤先是节奏化的,由圆号奏出,然后转到小提琴音色来表现山鬼女性的温柔形象。

第二乐章:“过山”,快板,行进式的诙谐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和色彩丰富多变的配器,描绘山民们在山间小路行进的景象。曲式为ABA1B1CB2A2尾声。轻快而富于弹性的节奏,俏皮的音调和精巧的模仿进行,配器的灵活多变,形象地描绘出山民们迂回于山间小路的情景。

第三乐章:“恋歌”,行板,交替节拍,奏鸣曲式。热情的主题由大提琴独奏,低音提琴反弹指板的特殊拨奏法模仿云南的大三弦,为如歌的旋律伴奏。不久,小提琴细腻地奏出对比不强的第二主题,像是对主题的应合,不大的插部由于内声部以颤弓和旋律中的三连音而显得过且有些紧张神秘。再现部将情感引伸,主题由圆号和中提琴奏出,而第二主题由大提琴独奏,有忧郁夜色渐渐消失,钟鼓声从隐隐的古刹中传来,长笛奏出了透亮的第二主题,预示着黎明的来临。在木管乐器交替演奏快速的华彩乐句时,弦乐将第一、二主题进行了展开,描绘出一轮红日在翻腾的云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