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7:52: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条件的选择。
9、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 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0、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11、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12、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 13、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14、横向力系数μ与行车速度V,平曲线半径R,横向超高坡度ih的关系:μ=V2/127R-ih。 15、当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时候,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
16、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
1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绕内边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
18、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是:驱动力大于阻力。 19、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抛物线。
20、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6%。
三、计算题
1、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μ=0.14)。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i 1= 3.5%,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至少有15m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K4十950 i1=3.5% i2=0 l ≥15m 桥头K5十043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ω=-0.035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max=156/0.035=4457m 取R=4000 m 则T=Rω/2=70 m E =T2 /2R =0.6125m 起点桩号=K4+950-70=K4+880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
横距=(K4+930)-(K4+880 )=50m H=120.78-20×0.035 – 502/8000 = 120.08 -0.3125 = 119.77 m
3、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4、已知某三级公路JD3,偏角为右偏28°30′51″,桩号为K5+643.38、圆曲线半径为R=400m、缓和曲线长度为Ls=80m;该弯道附近的纵坡设计分别为(设计高程/桩号)17.95m/K5+220、13.00m/K5+550和22.50m/K5+930,K5+550处竖曲线半径为R=6000m。路基宽度为8.5m,设计高程以路基边缘为基准。试计算: (1)该弯道的平曲线参数及主点桩号; (2)求K5+520和K5+600的设计高程;
(3)评价该弯道附近的平、纵线形配合(作图示意)。 (1) T=141.796
L=119.066+160=279.066 E=13.399
ZH=K5+501.584 HY=K5+581.584 QZ=K5+641.118 YH=K5+700.651 HZ=K5+780.651
(2)K5+220-K5+550纵坡为:
i1=h1/d1=(13-17.95)/(550-220)=-1.5% , K5+550-K5+930纵坡为:
i2=h2/d2=(22.5-13)/(930-550)=2.5 % L=240 E=1.2 T=120 K5+520 设计高程14.125 K5+600设计高程为14.658
(3)平纵线形评价:
竖曲线起点桩号=K5+430 ZH=K5+501.584 YH=K5+700.651 竖曲线变坡桩号=K5+550 HY=K5+581.584 HZ=K5+780.651 竖曲线终点桩号=K5+670 QZ=K5+641.118
不好。竖曲线的顶点位于缓和曲线上,且未满足平包竖等要求。如图,虚线为竖曲线。
四、选择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B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3、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B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4、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5、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中侧
6、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C )。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7、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8、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 )。 A 内边轴旋转 B 中轴旋转 C 外边轴旋转 9、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10、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C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11、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12、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双柳线 D回旋曲线
13、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 D )。 A 1.5% B 2% C 3% D 路拱横坡度
14、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路基坡角标高 15、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D )。 A 路面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16、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C )。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17、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8、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D )。 A 免费运距 B 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D 经济运距 19、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当地面横坡度不大时,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 B当地面横坡度较陡时,路基多挖少填的标高控制点
C当地面横坡度很陡时,路基全挖或深挖的标高控制点。 D纵坡面上沿线各种标高控制点的统称。
20、为在地形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m,比例尺为1:2000,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 C )。 A 5 cm B 2 cm C 2.5 cm D 4 cm
21、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主要为了控制( B )。
A 路基设计标高 B 经济点最佳位置 C 路线的纵坡度
22、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 B ) 。
A 回头展线 B 螺旋展线 C 自然展线 D 高次抛物线 23、越岭线中,( B )越好。
A 越岭标高越高 B 越岭标高越低 C 平均坡度越小 D 填方通过垭口 24.设计车速V≥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_______为宜。( C ) A.2V(m) B.2V(km) C.6V(m) D.6V(km)
25.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80km/h时,同反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 B )为宜。
A.80m B.160m C.240m D.320m
26.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 A )。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27.沿河的路线,应保证路基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对应的计算水位( B )以上。 A.0.3m B.0.5mC.1.0m D.1.5m
28.关于路线转角α及平曲线长度,正确的说法是( A C ) A.当α<2°时,按α=2°计算 B. 当α≤7°时,按α=7°计算
C.当α≤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以使视觉上不产生急弯的错觉
D.当α≤7°时,对平曲线长度没有特殊的要求
29.关于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正确的有( B C D ) 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平曲线 B.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的均衡
C.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凸凹 D.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E.竖曲线的顶、底部可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30.关于平均运距和运量,正确的有( A B C )
A.平均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B.在工作中为简化计算起见,平均运距可用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
C.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D.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平均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31.关于沿溪线的高线和低线,正确的有( A C E )
A.低线是指路基高出设计水位不多,路基一侧临水很近的路线 B.低线是指线形标准低的路线
C.高线是指路基高出设计水位很多,完全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 D.高线是指线形标准高的路线
E.低线防护工程较多,而高线挡土墙工程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