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轻型货车驱动桥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5:4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题目审定表

指导教师姓名 题目名称 课题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职称 从事 专业 是否外聘 □是√否 东风轻型货车驱动桥设计 课题类型 S 课题简介: 1、选题意义 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到驱动车轮上,还可以通过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同时能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立、纵向力和横向力。良好的驱动桥能保证具有适合的主减速比,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以保证良好的通过性;尽可能减轻重量以提高行驶的平顺性。因此,驱动桥的结构型式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对汽车的整车设计极其重要。通过驱动桥设计熟悉汽车驱动桥的结构、性能及设计过程。 2、主要内容 (1)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桥壳的结构形式选择 (2)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3)差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4)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5)驱动桥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6)用CAD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好 □好 □好 □好 □较大 □较难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适中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较小 □较易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教 研 室 意 见 2 3 4 5 6 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 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课题预计工作量 课题预计难易程度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课题类型填写 W.科研项目;X.生产(社会)实际;Y.实验室建设;Z.其它。 I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题目名称 系部 职称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是否外聘 □是□否 东风轻型货车驱动桥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到驱动车轮上,还可以通过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同时能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立、纵向力和横向力。良好的驱动桥能保证具有适合的主减速比,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以保证良好的通过性;尽可能减轻重量以提高行驶的平顺性。因此,驱动桥的结构型式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对汽车的整车设计极其重要。通过驱动桥设计熟悉汽车驱动桥的结构、性能及设计过程。 课题综合运用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汽车设计、汽车构造、CAD绘图等知识。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内容 (1)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桥壳的结构形式选择 (2)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3)差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4)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5)驱动桥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6)用CAD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1) 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现有的资源收集资料,调研了解驱动桥的组成、功用,掌握CAD制图的规范及要求,了解国内外驱动桥的发展状况 (2) 到生产车间及实验室了解驱动桥的构造,各零部件的装配位置 (3) 编写课题研究大纲和开题报告 (4) 选择基本参数并对各参数进行设计与计算 (5) 遵守设计进度的安排,设计结构要合理、CAD制图要规范、说明书按毕业设计的要求编写, 书写规范,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II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CAD零号图纸一张 CAD零件图三张 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少于1.5万字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收集资料,调研,撰写开题报告 第一周 (2)周四交开题报告,实习了解驱动桥的构造 第二周 (3)完成各参数的设计、计算和校核工作,至少应有装配图的草图 第三周~第七周 (4)中期检查,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第八周 (5)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写说明书 第九周~第十一周 (6)交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装配图、零件图,修改 第十二周 (7)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审核 第十三周 (8)毕业设计修改 第十四周 (9)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或预审 第十五周 (10) 毕业设计修改 第十六周 (11)毕业设计答辩 第十七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陈家瑞. 汽车构造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张洪欣.汽车底盘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龚溎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王望予.汽车设计.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