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35: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9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答卷者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 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完成1-6题(1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己亥杂诗》) 2.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黄鹤楼》) 4.浮云游子意,_________。(《送友人》)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孔孟论学》) 6.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岱宗”是对________的尊称。(2分)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

A. 第二句、第四句由不同距离之所望表现了“岱宗”的高大形象。 B. 第五、六句描绘了“岱宗”的神奇秀丽景色。 C. 七八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D.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阅读课内古文,完成9-11题(8分)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易:_________ .(2)通国之善奕者也 善: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_________

11.除“专心致志”外,出自上文的另一个成语是_________。(2分)

(四)阅读课外古文,完成12-15题(12分)

范仲淹罢宴

①②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臵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槨皆所未具。公怃然,即撤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

注释:①缞绖:丧服。②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③赗:送给丧家送葬之物。④赒:救济。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未举觞 举:_________ .(2)赗敛棺槨皆所未具 具:_________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2分) 厚赒给之,使毕其事。__________ ..14.范仲淹罢宴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3分) 15.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_________的品质。(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22分)

销声匿迹者

①一位建筑学家曾这样说:“每一块砖头都想出类拔萃。”他形象地说明,每个建筑师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相同的,但杰出的建筑师可以用普通的砖头造出了不起的建筑。能够使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出类拔萃的建筑师,同样凭借了不起的建筑使自己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我想,大概每个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愿望。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出类拔萃的愿望,正是许多人对文化最终作出巨大贡献的原动力。

②一块砖头在人生的道路上绊人一跤,从而引起了“关注”,甚至登了报上了媒体,成为红极一时的角色,这是不是砖头的向往呢?我认为这不是砖头的真正愿望。每一块砖头的真正愿望是成为一幢建筑的一部分(无论该建筑是否伟大),而不愿被

闲臵在工地之外。除非它想成为任何一幢建筑的一部分的所有努力都遭到了彻底的挫败,它才会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地靠绊人....一跤式的“出人头地”来代替真正的出类拔萃。

③但是,一块砖头一旦成为一幢建筑的一部分,无论这幢建筑多么伟大,它自己可能就永远消失了。砖头成为伟大建筑之一部分的愿望,可能是以自我消失的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幢伟大的建筑中,这块砖头没有成为“出类拔萃”的飞檐或柱头,而是成了销声匿迹的内墙或过道。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砖头将何去何从呢?我认为,一块真正出类拔萃的砖头,将宁...愿在建筑中销声匿迹,也不肯在大道上绊人一跤。因为人同时有另一种与出类拔萃相反的愿望,即销声匿迹的愿望。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隐藏树叶的最佳地方是森林,隐藏水滴的最佳地方是大海。”我们也可以说: 。

④可见,出类拔萃和销声匿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愿望,并非完全不能相容。

⑤或许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朽(1)不朽是出类拔萃的进一步放大(2)但真正的不朽者,必须愿意做速朽的事业。鲁迅说:“愿我的文章速朽。”正因为愿意速朽,鲁迅没有去经营名山胜业;正因为不怕速朽,鲁迅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批评家,从而走向了真正的不朽。一切妄图逃避时代、逃避责任、逃避义务的人,都会像那块不愿消失在建筑中,而宁愿不择手段地绊人一跤以“出人头地”的砖头那样,很快就生败名裂,然后真正地、永远地销声匿迹。 ............

16.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2分) ...

A.铤而走险 B.出人头地 C.不择手段 D.生败名裂 17.仿照例句,联系上下文补写出第③段横线处的句子。(3分) 例句:隐藏水滴的最佳地方是大海。

18.对第⑤段画线句括号内应使用的标点符号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1)逗号; (2)分号 B.(1)句号; (2)逗号 C.(1)破折号 (2)逗号 D.(1)分号; (2)破折号 1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 ...

A.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是砖头的努力遭到挫败后可以铤而走险来换取出类拔萃。

B.第③段中加点词“这一点”具体是指一块砖头一旦成为一幢建筑的一部分,它自己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C.第⑤段叙述鲁迅的事例是用事实证明真正的不朽者,必须愿意做速朽的事业的观点。 D.第⑤段主要是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来具体阐发作者的看法。

20.选文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展开论述。第①段首先明确 ;第②段接着指出绊人一跤不是砖头的向往,砖头的真正愿望是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第③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 ;文章最后两段得出结论:出类拔萃和销声匿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愿望实质是相容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6分)

21.从全文看,文章标题“销声匿迹者”既指 的人;又指 的人。(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26分)

花事知多少

①春天了。那个卖花的小伙子来得勤了。黄鱼车上的花木比之冬日孤单单的绿,多了些鹅黄、桃红、烟紫和梨白。老样子,车停在菜市场外面一隅,一刻功夫,人就三三两两地围了过来。有的对着花,看一会儿,评一会儿,与主人闲聊一会儿,空手走了。也有的端起这盆,放下那盆,左顾右盼好一会儿,最后说好价,掏出钱,抱走了。

②刚开始,我并未发现小伙子的异样。那天,起了风,菜市场外人很少。他蹲在地上,闷着头,一手缩在袖子里,一手捏着本书,看得入神。

③难得见他车上有盆挺大的仙人球,装在一只颇有古气的青花瓷盆里,我想买。听到我要买花,他站了起来。搬动花盆时,这才发现,他的一只袖子空荡荡的少了一条手臂!瓷盆重,装满土足有几十斤。他用黄鱼车,载着仙人球,送上门。到家时,我招招手,请门卫帮忙把花盆搬上楼,谁知他竟挥挥手让门卫走。见我开了大门,他立马弯下腰,用一只手将花盆拦腰一钩,夹在臂弯里,便腾腾腾上楼了。我才到二楼,他已从三楼下来了。我诧异,随后便夸他好力气。他笑呵呵丢下一句话:这不算...重!

④到了夏天,他穿件汗衫,露出了手臂的伤残处,像一截短短的木杵伸出袖口。是烧伤?砸伤?电击伤?还是其他病因?见到他,我有时会想这个问题。但不管何种原因,这总是一个受过苦难的年轻人。现在,他明亮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儿阴影。

⑤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老是拿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来卖,又赚不了几个钱!他却告诉我,他主要是种花的,在十号桥租了地,有一大片苗圃呢!培育好的花苗,大多供应批发市场,还有一些宾馆等单位,到这儿来卖的自然是剩余的小零碎。他又说,其实啊花是无贵贱的,关键是人的看法,你喜欢它,当它宝贝,它自然就珍贵了。再说小苗苗,养着养着,就大了,壮了,好看了。就像把小毛头一点点养大,虽然费心思,但也有意思,有成就感哪!有些人有钱却没空,别人替他们养好了送上门,他们光看不养就少了许多乐趣,你说是不?我说是。感觉他很有文化。

⑥再一次感受到他的“有文化”,是在听了他与一个老者的对话后。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到他花车前,停住了。他打招呼:“老爹爹来啦?老奶奶呢?”“老奶奶走啦,走了快一个月啦……”“啊,怪不得这阵子不见奶奶,以前奶奶常过来看花的!”“唉,人走了,花没人管,也跟着枯死啦!”“老爹爹你也养养花吧。”“我不懂,以前都是她养花,我看花。”“我教你好了,只要上心,也不难的,花跟人一样,各有脾气不同,但你关心它,待它知冷知热的,它就会回报你……”老人临走时,小伙子把一盆已钻出花骨朵的蟹爪兰递到老人手上:“送你的,回去养着吧,养养花,心情好,也算纪念老奶奶……”老人接了花,眼睛红了起来。

⑦最近一次,我去十号桥画家村访友出来走在花间小径上,正巧遇见小伙子往外送花去,一个小女子追上来,把一条围巾裹在他脖子上。小女子水灵灵的,身段眉眼儿都周正。见我打量那女子,他介绍说,这是我老婆。我愣了一下,脱口而出:你已经结婚啦?听了我的话,小女子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⑧小伙子邀我去他苗圃里坐坐,我怕耽搁他时间,谢辞了。但是我知道,这片苗圃,都是一些像他这样来自天南地北的外乡人租种经营的。我曾来参观过,无论是广东人福建人养育的热带植物,还是安徽人江苏人培植的小灌木小草本,都打理得生机盎然。小伙子的苗圃也一样的吧。所不同的是,他只有一条手臂,但他生活得并不残缺。

2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他穿件汗衫,露出了手臂的伤残处,像一截短短的木杵伸出袖口。 B.这片苗圃,都是一些像他这样来自天南地北的外乡人租种经营的。

C.花跟人一样,各有脾气不同,但你关心它,待它知冷知热的,它就会回报你?? D.小女子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23.第③段中,让“我”感到“诧异”的是 (3分) (10分)

25.联系选文内容,说说你对“他只有一条手臂,但他生活得并不残缺”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 26.在第②段画线句子后加上6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我”见到此景后的心理感觉。(6分)

24.选文中两次出现了“有文化”一词,其含义是 。小伙子“有文化”的具体表现是⑴ ;⑵

第二部分 写 作(60分)

27.题目:从此,我不再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