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2:01: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导学案 (新版)

苏教版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浸渍在字里行间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重点:反复诵读,说出每一首诗的内涵。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自怨自艾(yì) 狞恶(níng ) 脂膏(gāo) 氤氲(yīn) (yūn) .....凤què(阙) 遗hái(骸) qiǎng(襁)褓 脚kē(髁)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七子自怨自艾。 ....

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多指自悔自恨。

(2)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 抓走,带走。

(3)咽着我的脂膏。 ..

油脂,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4)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 弥漫、充满。 (5)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 回娘家看望父母。

(6)两个强邻将我们来回地蹴蹋。 .. 践踏。

4.阅读诗歌,按照原文填空。

(1)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2)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3)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5.整体感知。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写下的一组感怀国疆崩丧、渴盼祖国统一的现代诗。“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分别是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九龙 、 威海卫 、 广州湾 和 旅顺、大连 。整组诗运用了反问、比喻、拟人、反复、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每节诗的最后一句反复,强烈地表达对回归祖国怀抱的渴望。诗歌语言平易,内容直白,那一声声呜咽,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形式上整齐匀称,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合作探究

问题一:《七子之歌》的写作背景怎样的?

中国人是背负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仿佛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黯淡的前景。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问题二:试分析每首诗抒发的感情侧重点。

《澳门》:着重写一颗眷恋祖国的心。《香港》:着重写受到的凌辱,表明回归的愿望。《台湾》:着重写英雄的传统。《威海卫》:着重写悲壮的历史和险要的地势。《广州湾》:突出地理位置的重要。《九龙》:突出悲苦,期盼回归。《旅顺、大连》:突出列强的暴虐。

问题三:前面四首诗在朗读时有哪些词是需要强调的?

《澳门》中“太久了” 宜读得徐缓沉郁一些。因为1553年,澳门就实际上被葡萄牙占领,是“七子”中离开母亲最久的,说“太久了”符合历史;但仅仅如此,还有深沉的孤苦和悲怆!还有刻骨的恨!把婴儿从母亲的襁褓里抢走,这下手的人是何等的凶残!

《香港》中“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宜读得稍慢,力求沉稳,来表现“黄豹”的尽忠尽职。将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现祖国在“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国母亲的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逡巡守护……“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宜读得快一些,犹如奇峰突起,震慑人心,让人感到恐惧,更让人感到愤怒。

《台湾》中“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要读出憎恨之情。因为这句话饱含着对“日”的憎恨,对统治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的诅咒——岛上横行的日本侵略者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威海卫》中“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宜读得慢而激昂,要表现出自豪之情。“丘陵”,这里指坟墓。当然,一般人的坟墓是不能称之为“丘陵”的。这里的“圣人”联系诗句中的“原”字,再联系威海卫的地理位置——山东省东北部,可以理解“圣人”为孔子,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巨星,我们引以为荣!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宜读得更缓慢更低沉,要表现出伤悼痛惜之情。联系诗句中的“尽”字,我们知道,这里的“圣人”,不再是孔子了,而是指像孔子一样的人,指品格高尚、智慧高超、忠勇无比的人。死去的都是这样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