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2:3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方案设计 1.问题陈述与分析 2.帮助计划(方案设计) 样子1 ①方案目标 ②方案实施策略 ③方案执行 ——(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困难) ④方案评估_(过程评估、成员满意度评估、社区会工作者报告、反思) 样子2 ①接案阶段 ②预估阶段(问题原因) ③计划阶段(具体计划) ④实时阶段(围绕情况开展的具体辅导) ⑤评估阶段 ⑥结案阶段(回顾过程、巩固辅导效果,恰当处理离别情绪,跟进回访) 项目方案 1.背景与理念 2.项目名称 3.目的与目标 4.具体行动方案 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中观、外部、宏观系统
1.生命周期 2.人际关联运能力 3.角色 (社会层面角色) 4.地位与栖息地 5.适应力 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求(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 2.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等) 3.社会需求(爱和归属感) 4.尊重需求(内部自我和外部社会,让人充满自信、信任他人和社会) 5.自我实现需求(发挥潜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优势视角(能力视角): 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 strengths perspective)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环境的优势 人的优势
运用内在(自身)资源:(自己调整态度、方法面对困境,发掘潜能,建立正确)、 外在(社会)资源:(家庭、亲戚、邻居、朋友)—非正式社会网络;(单位、各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学校、医院、社会服务组织、公安局)—正是社会网络、 通用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人)
六个环节: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成效评估、过程评估、满意度评估)、结案 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 1.生理层面 2.心理层面 3.社会发展层面 4.环境方面
服务对象:个人系统 环境系统 问题与需求(生理、心里、行为、环境)
生命周期理论 时间线分析法 家庭层面收集资料 1.家庭成员基本关系 2.家庭成员角色和互动情况 3.家庭规则(如何解决分歧、冲突,家庭权威)4.沟融方式 5.家庭关系 6.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 社会实务的通用过程阶段 1.接案(来源、类型、求助过程,潜在变现在)——建立初步关系 2.预估(认定问题、收集资料) 3.计划(制定目标、选择采取行动) 4.介入(采取行动) 5.评估 6.结案 青少年问题 1.危机干预
2.运用个案工作技巧 3.运用行为治疗法
4.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与联系 儿童面临的风险 1.身体虐待 2.被忽视(身体健康、发展和教育、社会化发展的需要)3.安全风险 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基本生活照料、社会存在——获得社会身份、姓名国籍……) 2.发展的需要(获得良好家庭生活、受教育、获得休闲和娱乐) 3.受保护的需要(虐待、忽视、剥削) 4.社会化需要(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 儿童介入策略 1.亲职辅导(做好父母——个别辅导、家长自助小组、亲子互动团体) 2.亲子关系辅导(父母、子女良性互动)
3.家庭辅导(全体家庭成员为对象,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4.儿童问题辅导(儿童自身问题、交际、心理健康、身心障碍) 班杜拉观察学习历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生过程、增强过程。 标签理论:认为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被定义的。
初级偏差、次级偏差(重点)犹如一种烙印,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十一章负面看法。 方法:去标签化
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体形迅速变化、身体机能迅速健全、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产生性冲动。 青少年的心里特点: 多变、创新、反叛。 青少年工作遵循的原则: 尊重价值和尊严、接纳与关爱、注重个别需求、协助史影社会变化和不断成长的能力。 历奇辅导: 通过将青少年放在一个新奇的环境中,让他们跳出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区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总结总结经验,让青少年得到成就感,并能将成功的经验转化为未来的生活的参照。
四个训练模式:历奇薄凉、野外挑战、情感反思、多元创意。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正面联系、临界预防、行为矫治、社会观护。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误区、学校教育失当、社会环境的污染、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 老年人的需求: 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一条龙照顾。 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 向服务对象询问、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 支持性督导: 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疏导情绪、给予关怀、发现成效、寻求满足) 教育性督导: 督导者不仅要提供被督导者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并协助社会工作者由“知”转为“做”。(个别督导和团体会谈)
教导:服务对象群、社会服务机构、社会问题、工作过程、工作者本身的知识,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增强权能: 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的帮助并不能“赋予”服务对象权利,而是挖掘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以对抗外在的环境压力:
1.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①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项评价。②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③宏观环境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