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铁路旅客运输工作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4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形势下铁路旅客运输工作的思考

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强大的运输能力与之相适应,运输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尽管铁路经过了不断的建设和7次提速,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均衡,旅客运输的需求量增长迅猛,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运输大通道的要求。在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铁路的运输能力处于饱和状态,客货混合运输严重影响线路的运输能力,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矛盾突出;旅客列车的速度无法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旅客运输的能力不能满足国民出行的需求;客货混合运输,行车组织复杂,影响行车安全。虽然高速公路与民航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运输特点和规模限制,都不满足到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大通道的要求。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对我国铁路车站现行的客运组织、售票组织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点,充分借鉴吸收国外高速铁路及航空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如何改进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管理进行了思考,阐述了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管理必须跟上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及早研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加以优化和完善。

1

一、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车站设施设备有待改善

1、高站台与普通旅客列车间隙过大,一般高站台与普通旅客列车间隙大约有20cm左右,而有些车站处在弯道,普通旅客列车与高站台的间隙宽达30cm左右,容易造成旅客掉入站台,造成旅客伤害。

2、引导标识的统一规范问题,动车组运营车站的旅客引导系统都是各局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由于无统一标准,造成各站引导标识设计不规范,如有的标识字体不清楚、英语翻译不正确、或引导标志指向不明确、不连续等,都给旅客识别造成困难,给旅客造成不方便。

3、动车组有些设施不符合中国人习惯。如2007年6月某局对动车组旅客满意度调查发现,对动车组设施设备调查中,有39.3%的旅客认为动车组中最不方便的设施为座式马桶,有33%的旅客认为大件行李存放不方便,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旅客认为座式马桶不卫生,即使有消毒卫生纸巾但也心有顾忌,不符合中国人卫生习惯。二是旅客对大件行李存放的安全性不放心,担心行李被错拿。另外动车组车门按车型分颜色标识车门位臵,为旅客乘降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也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站台如有几种动车组停靠的情况下,会出现多种车门标识,一是容易造成站台混乱,给旅客视觉混乱之效果。二是旅客无法识别上车位臵。

2

(二)、票务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1、客票产品不能满足旅客个体需求。客票系统5.0.版本的升级投入运用,开发了单程车票,返程车票,往返车票、市郊车票、联程车票等客票产品,但铁路客运专线运营后,必将产生“高速客流、跨线客流、既有线客流”三种客流。为提高高速铁路的效益及整个社会效益,增强铁路竞争优势,铁路就必须充分考虑旅客的个体差异,包括职业差异、年龄差异、出行人数差异等,开发形式多样的客票产品来满足旅客的个体需求。

2、客票销售渠道不能满足旅客购票需求。目前我国铁路售票仍以车站售票窗口为主,较大车站配备自动售票机相辅,但数量有限,界面操作复杂,管理维护不善,作用不大;开办电话订票业务,在站外设臵售票网点,由于数量有限,管理体制不健全,尚不能充分满足需求;节假日到学校等单位现场售票业务,还受到电话线等拨号上网的限制。虽然客票5.0系统进行了大幅度优化,提高了票额利用率。但是,高速铁路为吸引旅客,必须增加服务频率,实现良好换乘接续,采用直达与换乘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等待时间。这就需要开展多样的客票销售渠道,满足开行高密度快速列车后旅客出行的购票需求。

3、购票支付方式不能满足旅客消费需求。目前铁路购票的付费方式只有现金一种。对旅客而言,出行必须携带足额现金用于购票;对车站而言,需要准备大量找零款,售票过程中的找零款环节影响售票速度,大额现金在售票员、缴款员、银行间多环节交接,不但增加售票的后续工作量,而且还容易出现现金差错和假币。

4、信息查询系统不能满足旅客咨询需求。铁路旅客要获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