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100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1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共政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B )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A ) A.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 B.认真地、正确地 C.间接地 D.客观地 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 D ) A.《史记》 B.《吕氏春秋》 C.《论语》 D.《智囊补》 4. 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 A ) A.文化科学 B.文明科学 C.行为科学 D.经验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 A.决策活动 B.组织活动 C.政策执行活动 D.政策制定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A.公共组织 B.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 D.社会伦理

7.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 A ) A.理性主义 B.渐进主义 C.政治系统 D.精英主义

8.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 B ) A.逻辑实证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辩证法 D.理性主义 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

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 D ) A.决策行为 B.政策评估 C.政策监督 D.政策过程

10.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A ) A.政治系统 B.精英主义 C.混合扫描 D.规范最佳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 A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 ( B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________的体现。 ( B ) A.阶级压迫 B.国家意志 C.集体智慧 D.公共利益

14.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 B ) A.总统决策 B.国会立法 C.执政党政策 D.司法命令

15.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 ( C ) A.政党 B.国会 C.政府 D.司法机关

16.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 ( D ) A. B. C. D.

维护阶级统治 保卫国家安全 增进民族团结

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A. B. C. D.

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在野党对美国的公共政策不具有影响力

美国最高法院不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只能解释法律 美国总统在内阁决策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

18.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 ( D )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策和命令 C.基本规定 D.政策性文件

19.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 ( A ) A.经济政策 B.政治政策 C.社会政策 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20.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主要依据的是(A) A、 B、 C、 D、

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 主体是执政者,客体是制定的政策 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 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D) A、选举 B、监督 C、罢免 D、立法

22.在下列的几种环境中,公共政策系统的基础环境是 (B)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科技环境

23.______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A) A、国家机构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司法机关

24.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下列何种方式的不断循环往复: (B) A、政策咨询→政策制定→政策评估→政策终止 B、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 C、政策提出→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终结 D、政策提出→政策制定→政策监督→政策终止

25.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______才会最终完成。 (A)

A、政策问题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督 26.公共政策是为______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 C )

A 企业 B 社会组织 C 政府 D 个人

2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____(B)。 A 深人 B 内化 C 反映 D 响应

2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个基本的假定是: (B)

A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______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D)

A 美国国防部 B 麦克纳马拉 C 贝塔朗菲 D 兰德公司 30.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 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 31.公共政策问题同任何问题一样都是源自 (C)

A、社会期望 B、社会需要 C、客观的社会现实 D、理想情况 32.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 (C)

A、政府问题 B、国家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执政党问题 33.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D) A、政策议程 B、行政议程 C、公众议程 D、正式议程 34.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 (B)

A、经济领域 B、价值领域 C、学术领域 D、政治领域

35.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也必须同时得到的______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府议程。(C) A、公民 B、利益集团 C、权威人物 D、军事集团 36.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做准备的是(B)

A、政策方案分析 B、政策问题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37.公共政策问题得到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C)

A、拟定政策方案 B、选择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 D、评估政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