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0:07: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 1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 2 、生态环境的破坏
(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 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
阶段二,汉初到盛唐时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二个台阶,到天宝年间人口达到8000万(两汉“与民休息”政策) 阶段三,两宋时期我国人口超过了1亿,比汉代多出了一倍,这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台。 阶段四,清代人口在100年间从1亿猛增到4亿,使我国人口迅速跃上了第四个台阶。 6.古代社会人口的分布与流动(p18)
农民的保守性:农民=人和地的结合,固守乡土,安土重迁,安居乐业。不愿背井离乡。 政府有严密的户籍、保甲制度,束缚在土地上。 人口流动为非常时期:战乱与灾荒。
(一)古代社会人口流动的总趋势(突变式流动)
1 由西北向东南流动(1)政治中心的南移(2)经济重心南移
2 古代人口迁移的两阶段:秦至两宋:黄河中下游地区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元明清:长江流域自东而西(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二)两次突变式流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导致人口迁移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承载力,从而造成人口过剩。
具体原因:第一次,王莽篡权到东汉建立的十几年间的动乱导致了第一次人口突变迁移; 第二次,安史之乱照成此次人口大迁移迁移 (三)古代社会人口流动与分布情况 1 人口分布情况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 经济中心的转移关中经济区江南经济区 7.“耜耕农业”的发展阶段 ●大约在8000年前。
●标志:①石制农耕工具;②“刀耕火种”和“抛荒制”为主的耕作方式。
③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野生的谷物逐步进化,品质得到改良,初步脱离了野生状态,产量相应提高,农业也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名词解释刀耕火种: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刀耕,其意为用木具,石刀或者类似金属(青铜)类的器具来翻耕土地,让土地变松,利于作物种子的生长发育,一如当今爬犁和锄头等器具的作用。火种,那个时候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少有可以直接开垦种粮的土地,大多是森林,要耕种的话就要把森林砍伐了变成平地。但是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砍伐完整座森林不晓得要好久,所以采取用火烧的方式,并且火烧之后森木的灰烬富含钾等元素,对土地有很大的补充营养,更利于耕作 农学著作:《吕氏春秋·任地》《氾胜之书》、《齐民要术》 8.新作物在明清时期的传入
新大陆发现后,高产耐旱新作物在明清时期辗转传入。 ⒈玉米(苞谷):16世纪传入中国,耐旱,适应性强,产量比大麦、高粱高5~15%。 ⒉红薯(甘薯):16世纪传入,适应沙土地栽种,产量比其他旱地作物高二倍。 3.马铃薯(土豆):17世纪传入。
三种为高产山地作物,对“人口爆炸”提供了食物来源。 4.烟草、花生:16世纪传入,适应沙土地栽种。此为经济作物,为农产品商品化提供了条件。 9.中国传统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一)中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驯化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栽培植物的重要发源地和食物品种资源最富有的国家。 依据:1200种栽培作物中有200种直接发源于中国。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传统农业在利用土地、保持地力方面创造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1、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1)精耕——耕、耙、耘等; (2)施肥——粪肥(动物和人)、绿肥、泥肥、饼肥等; (3)水利灌溉; 2、耕作制度:
轮作、间作、混作、连作制——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制。 特点:集约利用——榨取土地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制度租佃关系 上古时期的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休耕轮作,换土易居。
农村公社是农业生产的基层组织。
公田有扩大趋势,其收益由公益金变为国家税赋。 井田制有无尚无定论。 12.传统社会土地所有制 一、地权关系及其变动 地权关系主要为地主、国家和自耕农三种土地所有制。它由国家授田给农民耕种的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 (一)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及其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
地主土地所有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1)战国秦汉时期。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时期,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3)隋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地主土地所衰落,开始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转型。
(4)宋元明清时期。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2.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主要包括:
(1)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诸如山林川泽沙漠荒地等。
(2)国家所有的耕地,即官田(包括屯田、营田、官庄、没入田、户绝田等)。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量、普遍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它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和坚实基础。经营规模小导致了精耕细作。土地商品化导致了地权的不稳定。特征:(1)规模小(2)形式极不稳定、地权流转速度快。 4.三种制度间的关系
三种地权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划分,存在着多种转化的可能。其运动机制为土地买卖机制(把土地作为交易的对象);土地兼并机制(指各种社会财富不断地产化,如“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等);土地离散机制(分户析产的继承制度)。 13.租佃关系及其变动
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地主的土地除部分自营生产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