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7: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知识共享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高校通过构建知识平台,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推动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培养师生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知识共享;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4-0106-04

知识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基础之上的,其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及其创新能力的竞争,其中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人才。高校以知识的生产、传播、继承和培养人才为己任,不再游离于社会之外,而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为适应新的形势的需求,高校如何以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思想资源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体系,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个人、整体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是解

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一、高校知识共享的必要性

知识共享在高校的意义不同于其在生产领域的意义,除了在生产领域的沟通知识和生产的作用外,高校的知识共享还具有其他重要意义:①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经费使用率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②在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增长个人的知识才能。③及时更新知识,防止不被分享和使用的知识老化而失去应用价值。

因此,高校知识共享的意义归根结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以此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支持知识的获取,使系统内成员能顺畅地获得并应用知识;②实施知识的传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知识转移;③在检验其有效性后,知识可以融入程序、系统和控制中,确保新知识的扩散;④稳定发展组织文化,促进知识程序正常运行。因此,高校知识共享就是要协调各种力量将知识的获取、开发和应用付诸实施,从而从知识的角度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的过程,检测和评估高校知识资产的价值和管理的绩效。

高校知识共享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和传递,而是对所得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更新。如果得到的知识无法更新、运用,

那么知识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知识共享。由于每个人知识面、工作经验、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通过他人的异议、质疑,知识才能不断成熟和完善,才具备了突破和创新的条件,知识流经共享这个环节时,个人知识才能转化为组织知识财富。因此,以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继承为核心的高校应提倡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学术自由。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体系,并为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思维方面,高校知识共享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学习体会,从而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学相长,师生在知识共享的平台上相互交流、互为促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掌握教学技巧,更好地培养人才。在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方面,高校知识共享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教师通过交流,了解彼此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这样,一是可以避免重复的研究工作;二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高研究水平;三是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研究方法,完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研究效率。因此,只有提高知识的流通率,加速知识的转移与分享,从而使知识得到充分运用,特别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不及时流通和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