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3:02: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1) (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标与教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是在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材 叠及截一个几何体等内容之后而学习的。本节教学任务是: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结果,能画出简单的三视图,力图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说理,相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基于教材的分析, 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水平较低。从不同的方向看,也正是 立足于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因而多为直观的操作、感受,当然也需要学情 进行一定的抽象,如将从某个角度正视的结果抽象成视图,因而具有一定的抽象要求,但这样的抽象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认知基础了。 (一)、教学知识点 教学目标 (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处,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空间观念. 2.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 3.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 (二)教学难点 识别简单的三视图.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法. 与媒体 多媒体 教具准备 三角尺 彩笔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复备修改及设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计意图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 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呢? [生]这首诗说的是:从前面看,觉得庐山是一座又开阔又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又觉得 庐山是一座险峻陡峭的高峰;再从远处和近处,从高处和低处看庐山,总觉得它千姿百态,创设实际情变化无穷. 境,激发兴趣,[师].这首诗正是诗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景观的结果.我们这节课也学使学生集中注着去用诗人的眼光去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引入新课 意,同时引入设计意图: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 课题. 二) 探究活动一: 1、 在讲台上摆放一个热水瓶、一个水杯、一个乒乓球, 二个同学站在使学生在情境讲台的左右两边,看讲台上的三个物品,请同学们说明各看到什么? 的诱导下,因2、讨论:若要同时看到三件物品,应在什么位置看? 急于解决问题探究活动二:下面的四幅图形,分别是在哪个方向看到的? 而进入了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顺利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 教师在展示台上放置三样物体(球、水瓶、水杯),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水瓶在中 间,要求学生探究活动三:下面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并说说你实际看到了什么?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三样物体, 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操作,我们会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图为什么看到的形.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即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不是一样的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 呢?从而引出下面我们看几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如下图所示: 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当我们从正面看就得到主视图;从左面看就得到左视图;从上面看就得到俯视图.(如下图所 示) 渐次递进地提出问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 正左方、正上设计意图: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正左方所看到的三方、正上方所看到的三种视图的概念。 种视图的概 念。 三):想想练练、巩固提高 1、内容:汽车从小明身边经过,小明最先看到什么,然后呢?按先后顺序给这几 幅图标上序号。(多媒体展示汽车行驶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不同的方向观察运动物体的不同性。 2、课本23页练习2、3 (四)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五) 拓展提升:课本24页数学理解 (六)课堂检测 1、画出下图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画出下面每种搭法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片刻,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描述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顺序,然后教师可以展示课件,让学生有一个更为清晰①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