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7:03: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

一、实验目的

1.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 2.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 . 利用ArcCatalog建立个人数据库及数据集,导入SHP 格式数据, 4 . 利用ArcCatalog的Topoloy工具,进行悬挂点伪节点检查;

5 . 利用ArcMap高级编辑工具(Trim,Extend)对问题数据记性修改;

6 利用 . ArcCatalog的Polygon Featue Class From L ines工具建立多边形数据层。

二、实验准备

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地形图――70011-1.Tif ,昆明市旅游休闲图.jpg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步骤1 :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 作顺利进行。

z 打开ArcMap,添加 影像配准 工具栏。 “”

z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会发现 影像配准 工具栏中 “” 的工具被激活。

步骤2 :输入控制点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 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 分布。

z 在 影像配准 工具栏上,点击 添加控制点 按钮。 ”” “ ”

z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 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

步骤3 :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z 在 影像配准 菜单下,点击 矫正 ,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 ”” “”

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

z 加载重新采样后得到的栅格文件,并将原始的栅格文件从数据框中删除。

后面我们的数字化工作是对这个配准和重新采样后的影像进行操作的。通过上面的操 作我们的数据已经完成了配准工作,下面我们将使用这些配准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矢量 化。

步骤4 :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 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该数据采用的是西安80 坐标系统、3 度分带

(1) 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新建”中,选择“个人Geodatabase”。 并修改该Geodatabase数据库的名称(例如test3.mdb)。

(2) 下面将为该Geodatabase 创建新的要素类,首先创建一个“等高线”要素类来存储 等高线要素。在ArcCatalog 中,鼠标右击test3 这个个人 Geodatabase,在“新建”中选择 “要素类”.

(3) 输入创建的要素类的名称“等高线” ,点击下一步。 (4) 点击下一步。

下面将是我们创建新的要素类的关键,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坐标系统,空间范围,存储要 素类型。以及可以在这增加属性字段。

(5) 点击Shape 字段。在对话框中将显示详细的选项,我们首先点击“几何类型”,并 将要素类型选择为我们需要的类型(我们现在要创建等高线这个要素类,所以应该选择线). (6) 点击“空间参考”选项后面的按钮,在“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的“坐标系”选 项页下,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点击“选择”按钮。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目 录下, 选择Gauss Kruger---àXian 1980--à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prj)。点击增 加,现在这些坐标系统信息应该如下图所示:

(7) 再点击“X/Y 域”选项页,在该选项页下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存储的空间范围。该空 间范围需要认真考虑,不仅要考虑你当前的纸制地图的空间范围,还要考虑到将来工作中还 会出现的最大的空间范围。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为创建的要素类定义了正确的坐标系统和空 间范围。

(8) 下面我们将为该数据创建新的属性字段。 “高程”,类型设置为“Float”用来存储等 高线的高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