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CPA知识点复习重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2:1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会计

第一章. 总论

一.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包括:①基本准则: 受托责任观 ⑴. .财务报告目标 决策有用观

⑵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 母公司:个别报表+合并报表(?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个别报表) 分公司: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不具有、不独立…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⑶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适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营业务可用权责发生制) ⑷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⑸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A:资产

B: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法定义务:根据合同/法律规定的义务 推定义务:根据企业多年习惯做法等企业将承担的

C:所有者权益:(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也构成所有者权益)

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 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D:收入 E:费用

F: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

公允价值:只有在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我过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 ?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再如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不存在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报价时,需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这时现值往往是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估值方法。

⑹财务报告:应当是对外报告。专门为了内部管理需要的、特定目的的报告不属于财报的范畴。

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小企业可以不包括) 附注

第三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 存货包括:

⑴ 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但用于建造固资等各

项工程不符合存货的定义。 ⑵ 在产品. ⑶ 半成品

⑷ 产成品: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

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⑸ 商品: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⑹ 周转材料: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物、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及经营过

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和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其他周转材料。 2. 初始计量

⑴ 外购:即采购成本;入库前的全部支出。在实务中,企业可以将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及其他可归

属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先进行归集,期末,对于已销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⑵ 加工: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为特定产品的产品设计费用)。制造费用包括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职工

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⑶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A:投资者投入(按合同/协议约定,不公允的情况下,按公允价值入账)

B: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

C:盘盈的存货:按重置成本入账,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⑷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 ?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A:非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如超定额的废品损失及自然灾害而发生的 B:仓储费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

C: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D: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销费)。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

第二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1. 计量方法:

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2. 企业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即对已售商品按存货账面价值结

转成本。

3. 企业周转材料按次数分次计入成本。金额较小的,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但应在备查簿上登记。

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

1.存货期末计量原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符合谨慎性要求),当成本>可变现净值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前提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如果不是比如企业处于清算过程,那么不能按照存货准则的规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3.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资产负债表日取得最可靠的证据估计的售价为基础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波动的,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对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进一步的证据,则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予以考虑,否则,不应予以考虑。 4.具体方法:

A:如企业销售合同规定的标的物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B:如企业持有存货数量>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存货可变现净值按市场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以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 5.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A: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应按成本计量。 B:如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则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6.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7.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类似最终用途/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8.存货存在下列情况,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0,: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消。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

?如存货按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转出存货的成本占该存货未转出前该类别存货成本的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9.存货盘亏/毁损: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原因→计管理费用

属于自然灾害→计营外支

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存货盘亏/毁损,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