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主要问题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35: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主要问题\\对策

作者:俞国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07期

[摘 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力量,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自主品牌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扬州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瓶颈。本文分析了当前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路径。

[关键词]扬州市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主要问题 对策

一、当前扬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扬州市先后出台了《扬州市推进“双创”、“三重”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及 “8631”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先后设立了“双创”奖励资金、专利资助资金、风险基金等,不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各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在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器、奖励科技人员、鼓励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和技改投入等方面,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奖励政策,营造了全社会崇尚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氛围。

目前,扬州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培植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等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在优势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较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群。 二、 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扬州市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和产品附加值都还比较低。

1、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够强,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大、风险大,容易使企业忽视或不愿意冒风险。在资本投向上,更愿意投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行业。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依赖于技术和设备引进。在技改中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时至今日,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企业是“没有研发机构、没有研发人员、没有研发项目、没有研发资金”的“四无”企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无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扬州高等院校和科技院所资源比较丰富,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科研成果,但大部分成果或以论文形式,或以实验技术形式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匮乏,只有不到10%的科研成果或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没有机会、途径转化为应用技术和专利技术,抑制了地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中小企业内部科研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不少科技人员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不断更新的科研素质,难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一些企业对科技人员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在职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自主创新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

3、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不足,社会风险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不足是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障碍。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很少能够采用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能够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为数不多。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前景不明朗,本身的资信水平不高,加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商业银行因为这类贷款数额小、笔数多、风险大和成本高的考虑,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外,现行的金融政策,贷款难,手续繁,归还期短,贷款品种和金融服务的不适应,致使中小企业贷款难愈加彰显,对扬州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信用等级不高的企业影响较大。

4、政府和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艰巨性认识不足

目前,扬州市各部门虽然出台了许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但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真实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的提高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视先进设备的采用为产业技术升级。因此扬州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还是普通劳动密集型的。引进和采用先进设备仅仅是生产技术的升级。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机构不健全。一些地方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多数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或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运作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思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创新不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5、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创新导向,使企业的创新效率不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许多企业对以产品自主开发为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真正把加强自主研究开发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不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运行的制度欠缺,内在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科技创新型经济发展之路,以创新主导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谋求突破是扬州市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大企业和成长型科技企业,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要重点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评估认定机构、专利事务所和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通过组织科技成果交易会、科技成果展示会、经贸洽谈会等技术交易活动,活跃技术市场,推动技术贸易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倡导中小企业建立以技术委员会为技术创新决策层、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决策智囊层、以“一站两中心”为执行层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一站两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联合,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消化吸收能力。努力实现从“加工制造”到“自主创造”的转变。 (2)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在加快扬州经济发展、实施工业第一方略中的主要战略作用 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推进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把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实施技术创新计划、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政府必须改变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观念和做法,改革相关补贴办法和二者比例,进一步制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导向性政策,完善扬州市鼓励投资和发展的产业、技术导向性目录。制订扬州市优势产业支柱行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引导要素投向,努力形成特色明显、优势发挥、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产业框架。 (3)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关键是带动,本质是创新,核心是整合,其实质是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把工业与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必须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和提升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化工医药、化纤纺织等支柱产业;必须通过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增强区域企业群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从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机制和技术三大创新入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