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0:19: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典例精析

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

一、 古诗词的分类

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

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

第 1 页 共 12 页

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亲切,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常用的概括诗歌语言特色的术语: 生动活泼

词采瑰丽 简洁幽默 一呼一应 音节响亮 古拙淳朴

机智辛辣 言浅意深 用语警策 自然天成 通俗易懂 清新明丽

长短结合 舒卷自如 简练流畅 言简意赅 隐含哲理 用语工丽 语丽情悲 言近旨远 明白如话 朴素自然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奔放流畅 音韵和谐 用语精妙 含蓄蕴藉 通俗精练

(二)分析诗歌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的意义: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时光 流逝古迹—怀古伤今 梅花—傲视 小草—平凡、生命力顽强或弱不禁风 征蓬、归雁—思念(思乡) 南冠—囚犯 松竹梅 — 高尚情操

哀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如:“鸿雁遍野”“哀鸿遍野”即指百姓流离失所 白衣苍狗(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穷 吴钩—宝刀、利剑,指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莼羹鲈脍、莼鲈秋思—思乡之情 双鲤—书信

庄周梦蝶—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采薇—隐居生活 碧血—为正义事业流的血

苌弘化碧—蒙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折桂—科举及第

第 2 页 共 12 页

怀橘—孝顺双亲 红叶—以诗传情 红豆-相思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

咏絮—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三)辨析表现手法 1. 直抒胸臆

2. 借景(物、事、画面)抒情 3.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4. 托物言志

5. 借古讽(喻)今(《石头城》《乌衣巷》) 6. 通过典故言志(《锦瑟》) 7. 渲染 8. 移情

9. 对话表现人物(《寻陆鸿渐不遇》) 10. 以小见大 11. 侧面描写(《风》)

12.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 13. 虚实结合 14. 点面结合

15. 一语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6. 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

17. 夸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象征

19. 通过想象(梦境)来表现主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迢迢牵牛星》《鹊桥仙》) 20. 明贬(褒)暗褒(贬) 21. 赋、比、兴

22. 重章叠唱(《秦风·无衣》) 23. 对比 24. 类比 25. 反复

26. 动静结合(《山居秋暝》)

第 3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