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33: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第4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奥肯定律(Okun’s law) 答:奥肯定律是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根据奥肯的研究,在美国,失业率每下降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2%。但应该指出的是:①奥肯定律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②两者的数量关系1∶2是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时期,这一比率并不完全相同;③这一规律适用于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情况。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是1∶0.76。

2.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答:领先指标是指一般先于整体经济变动的变量,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短期经济波动。由于经济学家对前导指标可靠意见看法的不一致,导致经济学家给出不同的预测,其中就包括短期经济波动情况的预测。领先指标的大幅度下降预示经济很可能会衰退,大幅度上升预示经济很可能会繁荣。

3.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答: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水平就上升。

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Y?T??I?r??G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L?r,Y?可以求得P总需求函数。如果AD表示总需求,P表示价格水平,总需求函数可写成AD?AD?P?。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物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价水平P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Y之间的关系。由于价格和国民收入呈反向关系,所以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4.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答:总供给即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f?N,K?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

Y?fN,K

??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①总产出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②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如图9-8所示。

图9-8 总供给

5.冲击(shocks)、需求冲击(demand shocks)及供给冲击(supply shocks) 答:冲击是指引起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外生变动的因素。它包括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是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例如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供给冲击是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例如拉动成本与价格上升的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冲击会使产出与就业偏离自然率水平,从而可能破坏经济福利。可以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来分析冲击如何引起经济波动。

6.稳定化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 答:稳定化政策是指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例如面对总需求增加的冲击,减少货币供给以抵消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从而稳定总需求;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或者以衰退为代价保持总需求不变,或者以持久的较高的物价水平为代价扩大总需求。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二、复习题

1.当实际GDP在衰退中下降时,消费、投资和失业率通常会怎样变动? 答:当实际GDP在衰退中下降时,消费下降,通常下降较小的数量,因为消费比较稳定;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投资下降,通常下降较大的数量;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上升。

2.举出一个在短期中价格有黏性和在长期中价格有弹性的例子。

答:工资水平是一个短期有黏性而长期有弹性的例子。在短期,工资是黏性的,难以随着市场供求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工资有弹性。因为,从长期来看,工人的实际工资必须与工人劳动的边际产出相等,所以工资在长期必然会随着供求情况进行波动。

3.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分析中得出:

(1)从总需求曲线的获得方法来看

给定一个货币供给,价格水平上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因为在任何一个既定的货币供给M时,较高的物价水平P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而较低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

LM曲线向使LM曲线向左移动。现在考虑在IS?LM模型中当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则

左移动,这就使均衡利率上升和均衡收入下降(从Y1下降到Y2),如图9-9(A)所示。总需求曲线总结了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9-9(B)所示。

图9-9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标志着一组特定的Y和r,于是就有许多对P和Y的组合,从而构成图9-9(B)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