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八(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14:07: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1. 在进行网络设备配置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网络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结构设计

网络结构是指网络的物理连接方式,如局域网普遍使用的结构为总线形、星形、环形、树形等。确定网络的物理结构后要确定设备和子系统的安排和分布,每个子系统都安排在什么位置上,子系统如何分布,设备放在什么地方等。

(2) 网络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设备选择时具体要考虑: 1) 技术上的可行性

这里指从技术上组成一个完善的可行的网络系统。技术上的可行性主要是指设备的一致性、匹配性、兼容性和先进性,体现在诸如连接方式、传输速度、传输控制方式、接口标准、交换技术、网络协议等指标上。

2) 应用上的有效性

决定通信设备配置及选择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数据量大小和响应时间的要求,应选择足够而又不过于富裕的通信容量,保持适当的响应速度。

3) 高度的可靠性

数据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表现在五个方面:误码率,故障率,荣障能力,故障恢复能力及后援能力。

4) 经济性

网络的成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购买网络设备的费用及安装、培训和开发应用的费用。

②运行,维护费用。设备的成本与设备的先进性有关。用户希望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购买较为便宜的设备。但由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更新周期短,淘汰快,要注意不要选择即将淘汰而又不能和新产品兼容的设备。

(3) 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的选择

协议和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的基本部分,网络系统的性能实际上主要是由它们决定的。分析工作包括:网络协议和接口,网络通信功能,网络的应用功能,网络管理功能。

网络协议是网络的核心,由它决定网络系统的体系,决定了与其它网络的兼容程度,协议分析的基本内容有:网络协议分层情况,各层功能安排,与 ISO 的 OSI 模型的兼容关系。

网络系统软件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和协议软件。网络操作系统是管理整个网络资源的软件,除管理网络系统各用户共享的资源外,还管理各个工作站和通信子系统。要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情况,配置相应的各种网络软件。

(4) 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考虑

要考虑由于业务的发展而提出新的要求。灵活性方面主要有增加新的结点是否方便,传输介质是否能延伸,甚至延伸到原来没有打算延伸到的地方。

52. 试画出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答:

53. 系统详细设计阶段包含哪些内容? 答: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内容:

在信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主要完成如下工作: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的功能与性能设计、人机界面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系统的实施方案的撰写与审议 。

54. 处理过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处理过程设计的原则是:

在进行模块的处理过程设计时,除了要满足某个具体模块的功能、输入和输出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块间的接口要符合通信的要求。 (2) 考虑将来实现时所用计算机语言的特点。 (3) 考虑数据处理的特点。

(4) 估计计算机执行时间不能超出要求。 (5) 考虑程序运行所占的存贮空间。 (6) 使程序调试跟踪方便。 (7) 估计编程和上机调试的工作量。

在设计中还应重视数学模型求解过程的设计。对于信息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通常都有较为成熟的算法,系统设计阶段应着重考虑这些算法所选定的高级语言的实现问题。

55. 代码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在代码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

代码通常是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数据,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要适应计算机处理。

(2)合理性

代码结构要与所描述的对象的分类体系相匹配。 (3)简单性

代码的设计要尽可能简单、明了,以便降低误码率,提高工作效率。 (4)系统性

是指代码可以分组,并有一定的分组规则,从而在整个系统中使代码具有通用性和一致

性。

(5)稳定性

代码的定义和描述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要避免过多的改动。 (6)可扩充性

必须留有一定的后备余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7)标准化

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是代码设计的重要依据,应尽量采用已标准化的编码,此外,系统内部使用的代码也应统一。

(8)便于识别和记忆

为了同时适合人和计算机,代码不仅要有逻辑含义,而且还应便于识别和记忆,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符和数字应少用。

56. 如何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

答: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用户针对性原则

用户针对性原则指的是在明确用户类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机界面。明确用户类型是指界定使用系统的用户(最终用户),它是人机界面设计的首要环节。根据用户经验、能力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偶然型用户、生疏型用户、熟练型用户和专家型用户等类型。对于前两类用户,要求系统给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指导用户完成其工作。而对于熟练型用户特别是专家型用户,要求系统有更高的运行效率,使用更灵活,而提示或帮助可以减少。

(2)尽量减少用户的工作

在分派人机系统各个体所应完成的任务时,应该让计算机更积极、更主动、更勤劳,做更多的工作,而让人更轻松、更方便,尽可能少做工作。人机界面越完美、形象、易用,用户就能以更少的脑力及体能完成所应完成的工作。

(3)应用程序与人机界面相分离

应用程序与人机界面相分离的思想类似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分离。数据的存储、查询、管理可由专用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应用程序不再考虑系统中与数据管理相关的细节工作,而将精力集中于应用功能的实现上。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也同样可以把人机界面的功能,包括人机界面的布局、显示、用户操作等由专门的用户界面管理系统完成,应用程序不再管理人机交互功能,也不与人机界面编码混杂在一起。应用程序设计者致力于应用功能的开发,界面设计者致力于界面开发。人机界面和应用程序的分离可使应用程序简单化和专用化。

(4)人机界面一致性

人机界面的一致性主要是指输入和输出方面的一致性,具体是指在应用程序的不同部分,甚至是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要具有相似的界面外观和布局,具有相似的人机交互方式及相似的信息显示格式等。一致性原则有助于用户学习和掌握系统操作,减少用户的学习量和记忆量。

(5)系统反馈及时性

人机交互系统的反馈是指用户从计算机方得到的信息,它表示计算机对用户的操作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