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1:26: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绪论

一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1.《阴阳脉死候》 最早的诊断专书 2.东汉医家张仲景 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3.西晋-王叔和 《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4.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和病候诊断的专著 5.宋元-敖继翁《金镜录》 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 6.刘昉《幼幼新书》 现存最早的小儿指纹诊法

二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诊法

症状:患者对痛苦或不适的自我感觉,如头痛,耳鸣等;

体征:医生运用四诊等方法获得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征象,如面色白,大便腥臭等。 2.诊病 3.辩证

证:包括证名,症候,证型,证素等

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如痰热壅肺证等。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 4.病历

淳于意创立

三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2.见微知著 3.以常衡变 4.因发知受

四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 2.四诊合参 3.病证结合 4.动静统一

第一章 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 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 3.以常衡变,动态观察 4.有机结合,综合判断

1.1 全身望诊

一 望神

(一)神的概念

广义之神,即“神气”,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二)望神的原理与意义

神的产生来源于先天之精,又必须依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健旺的神气状态,其次,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均是神的物质基础。 (三)望神的主要内容 1.望神的重点 (1)两目 (2)面色 (3)神情 (4)体态 2.神的判断 目光 神情 面色 体态 语言 饮食 变现

得神-有神 两目灵活 明亮有神 神志清晰 表情自然 面色红润 含蓄不露 肌肉不削 反应灵敏 语言清晰 对答如常 饮食如常 食欲减退 少神-神气不足 两目晦滞 目光乏神 精神不振 思维迟钝 面色少华 色淡不荣 肌肉松弛 动作迟缓 声低懒言 失神-无神 两目晦暗 瞳神呆滞 精神萎靡 意识模糊 面色无华 晦暗暴露 形体羸瘦 反应迟钝 低微断续 言语失伦 毫无食欲 病情危重 假神 原本目光晦暗 突然浮光暴露 本已神昏 突然神识似清 本为面色晦暗 突然颧红如妆 久病卧床不起 忽思活动 本不言语 突然言语不休 久不能食 突然索食 健康 病多轻浅,轻病 疾病恢复预后良好 期 素体虚弱 临终征兆 失神:

1.精亏神衰而失神: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目暗睛迷,瞳神呆滞,或目翻上视;面色晦暗无华,表情淡漠;肌肉瘦削,大肉已脱,动作失灵;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气息微弱。(人体精气大伤,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机能衰竭,预后不良)

2.邪盛扰神而失神:神昏澹语或昏聩不语,舌謇肢厥;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二便闭塞。(邪陷心包,内扰神名;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神乱:神志意识错乱失常

焦虑恐惧—焦虑不安,心悸不宁,或恐惧胆怯,不敢独处一室。心胆气虚,心神失养,脏躁。

淡漠痴呆—神识痴呆,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忧思气结,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癫病或痴病。

狂躁不安—狂妄躁动,狂笑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甚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行不休,力逾常人。暴怒化火,炼津为痰,痰火扰神,狂病。

猝然昏倒—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先天禀赋有关,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痫病。

(四) 望神的注意事项 1.以神会神 2.神行相参 3.审慎真假 4.明辨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