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服装史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3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洋服装史重点

第二章:古代服装:(重点是古代西亚和古代罗马) 1.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1) 古代的范畴: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2) 古代文化的性格:平静的古埃及和跃动的古代西亚——地理环境的原因造成。 3)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

朴素,不做裁剪和缝纫,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2. 古西亚:

1) 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四块构成: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叙、黎、巴(腓尼基、希

伯来);土耳其(小亚细亚);伊朗(波斯地区)。文化特征:鼓噪热烈、响彻四方、余韵不长、不断更迭。

2) 古代西亚的主要衣料——羊毛织物;

3) 古代西亚的民族与宗教:三大系统:亚细亚、闪米特、印·欧罗巴 4) 古代西亚服装的特性:见后表

材料 对身体的包裹程度 形态 单纯 复杂 单纯中的复杂 (高度的单纯化) 主要衣物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 外衣 较生硬的垂褶 紧身的螺旋状卷衣 宽敞的披挂式卷衣 (典型的“多莱帕里”) 重叠穿衣状况 装饰 一般为单衣 单纯的衣服和极具装饰性的服饰品 5) 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

A 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羊毛织物,色彩与埃及一样丰富,纹样与埃及类似。

1

古埃及 亚麻织物 裸出 古代西亚 羊毛织物 包裹 古希腊 亚麻和羊毛织物 包裹或裸出 丘尼克(tunic) 希顿(chiton) 重叠穿衣 单纯的重叠 复杂的衣服的表面装饰 素色或单纯的纹样装 饰 B 男装:1 苏美尔王朝时代:罗印·克罗斯和卡吾那凯斯,披肩和斗篷;

2 巴比伦王朝时代:螺旋状的卷衣和袈裟状的披挂在身上的斗篷; 3亚述帝国时代:丘尼克和披肩。

C 女装:遗留资料较少,研究认为和男装差不多。 6) 小亚细亚的服装:大体分为紧身短衣和宽敞的斗篷两类

A 男装:赫梯四样式:羊毛披肩短裙、缠裹式短裙、短裙与丘尼卡的组合、大斗篷。 B 女装:宽松的长衣,上身穿衬衫式的丘尼克,下身有百褶装饰的高腰长裙。 7) 米提亚、波斯的服装:(试述波斯服饰的审美特征)

A 雅利安人与裤子:当代男子的一般装束——合体的前开始长袖外衣与长裤的组合。 B 波斯服装的特性:最大特色——开始出现北方型的窄衣造型。

C 波斯服装的材料和色彩:与古埃及无大区别,大量使用亚麻、毛织物和皮革,开始使用通过丝绸之路来自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棉布。色彩丰富、华美,紫色为国王和大臣专用。)

D 波斯的男装:宽松袍子和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士兵穿)两种。

E 波斯的女装:资料太少,大体与男装相似;宽松袍子或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女性还要披面纱。

3. 希腊文化圈的服装:

1) 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巴尔干半岛南部及爱琴海域;大体分为爱琴文明和希腊文明两个

时代,爱琴文明又分为克里特时代和迈锡尼时代。 2) 希腊文化圈的服装特性:

三个时期:爱琴文明期:造型完美,夸张适度,人衣高度和谐;女装紧包躯体,紧身胸衣束腰。大裙子和围裙,需要高超裁剪技术。

荷马时期:几何样式时期,束细的腰身和夸张的臀部与迈锡尼时代有许多共通性,直线成为这一时期衣服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略显生硬。后逐渐变得柔和,有了生气,活了起来,衣服形体始终立足于通过水平和垂直的交叉产生巧妙的均衡和合理性。 希腊古典时期到希腊化时期:衣服变得更加柔和,复杂的垂褶是其特点。希腊的衣服是一块布的艺术,并非预先根据人体形状裁制而成,典型的多莱帕里,即通过布料本身的重量垂下来形成自然、优美的垂褶,这是最本质、最自然的状态,有效利用了布料的特性,人体亦处于最自然的状态,布料与人体、主体与客体、形式与精神都取得了高度的调和。

2

3) 希腊文化圈的服装材料:亚麻和羊毛织物。 4) 爱琴文明的服装文化:

A 克里特、迈锡尼的男装:只穿包裹臀部的罗印·克罗斯。极为单纯、朴素而富有活力,

尊重母权制度的体现。迈锡尼时代初期无大变化,罗印·克罗斯略长,有裆的短裤形,有时穿短衫。后期出现来自北方的丘尼克,一种衣服和袖子呈“T”字形构成的直线裁剪的衣服。头饰有王冠和“贝雷帽”。

B克里特、迈锡尼的女装:五种类型与男装完全不同,极其华丽、复杂、造型难度极高。 5) 古希腊的服装:a 希顿:相当于今天的连衣裙;b 希玛纯:缠裹在希顿外面的一块布,

相当于外套;c 其他服装:不做重点。 4. 古罗马:

1) 文化背景:后期的基督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2) 古罗马服装的特性(古罗马服装的基本特征或审美特征)

1. 古罗马服装文化与日耳曼文化交融,主要用于宗教仪式,而日常服装被日耳曼服装取代,

形成今天的西方服装文化。

2. 大型的衣服(如托加),注重服装的象征意义,所有的装饰、纹样都消失在复杂的襞褶

中,色彩单纯,边饰强烈。

3. 用服装表征人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衣服发挥着制服的作用,在古代世界,罗马人最

先明确的在衣服上表现阶级差别。

4. 公元前100年以后的罗马服装逐渐显示出东方和西欧的影响,向合体化方向演变,垂褶

线条减少,纹样、装饰变得丰富和强烈。丘尼克变得宽敞而优雅。

3) 罗马服装的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毛织物和亚麻织物,后盛行丝绸,棉布在军人中使

用。

4) 伊特鲁利亚人的服装:介于希腊服装和罗马服装之间,显示出很强的东方元素,品种有

丘尼克、泰本纳等。

5) 罗马的男子服:承袭希腊,亦有不同;方向相反(希腊由多样性向单纯,罗马由单纯向

复杂)和明确的阶级意识。

6) 罗马的女装:初期与男子共用,后期明确分开,主要有斯托拉和帕拉。 第三章:中世纪服装文化:(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 1. 拜占庭时代

1) 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主义,东方的神秘主义和新兴的基督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