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6:0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认为:“这类偏义复词的产生,和汉语词汇幅音画的趋势有关,两个单音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性质、位置、作用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说到某个词的时候,会连带另一个词,有时是为了句式的工整,这样就出现了偏义复词。”

实际偏义复词也不难理解,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如“窗户”、“兄弟”、“干净”、“响亮”、“妻子”、“好歹”等。 五、辨识古汉语复音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在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中,有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

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处于临时组合阶段,它们并没有凝固成词,后来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不再辨析它的内部结构,而只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使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结构方面看,前后两个语素有时可以倒置。如: 家室一一室家 朋友一一友朋 甲兵——兵甲——兵革

第二、从意义方面看,可以拆解开来分别训释(古人的有一些训释不一定恰当)。如:

饥馑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

切磋 《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

驰驱 《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孔颖达正义:“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纯粹 《周易·乾卦·文言》:“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憬曰:“不杂曰纯,不变曰粹。”

朋友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恭敬 《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朱熹集注:“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子申。” (二)不要误合单音词

要注意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那些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连用的,不要误解成一个词,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出师表) 卑鄙:地位底下,见识浅陋;感激:感奋激发

②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史记司马相如传)非常:不平常

③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结婚:结为婚姻、亲家

④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鹏鸟赋》) 消息:灭、长 ⑤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⑥今王之地方千里。(战国策楚策) 地方:土地方圆 (三)不要误拆双音词

又要防止另一倾向,把每个字都认为是词,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合成词拆开来解释。如: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布衣”指普通人、百姓,不能理解为“穿布衣服的人”。 另一种是误拆联绵词,我们讲过联绵字的两个字只代表两个音节,不表示意义,但由于受汉字的影响,很容易使人见文思义。 六、同义词(略讲) (一)概念

(二)古汉语同义词的辨异 1.意义上的差别 (1)概念的内涵不一样 例如:完和备 锐和利 (2)概念的外延不一样 例如:听和闻

(3)表示的程度深浅不一样 例如:饥和饿 疾和病 2.色彩上的差别

所谓褒贬,是抑恶扬善,指有明显对立的感情色彩的同义词。 弒、诛:同样杀人,“弒”含对杀人者的贬意。《左传·宣公二年》:“赵盾弑其君。”“诛”则相反,含对被杀者的贬责。《韩非子·难三》:“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

讨、征、袭、侵: 在表示军事进攻义的词中,“讨、征”有褒义色

彩,都指用正义攻打非义,后者更含有行军前往之意。 3.用法上的差别 例如:奉、赐、饷 (三)浑言和析言 详见教材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