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22: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中考模拟)“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据此判断,这可能是哪位的主张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2.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民主、科学 ④变法维新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2019·江苏中考模拟)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下列人物的对应项对其贡献的概括有待考证的是

1

A.兴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B.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C.领导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列举题

4.列举出三位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三、简答题

5.(2019·辽宁中考模拟)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

(2)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

2

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四、综合题

6.(2019·北京中考模拟)教育改革?发展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统一,具备了创办学校的条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兴建太学,培养人才,并以此教化天下、提高吏治水平。此后,一般官员及平民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径就是入读太学,逐渐形成“学而优则仕”的风气。太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儒家的五经,所谓“通经”是为了“致用”,当时实行养士与选才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与仕途挂钩,定期举行考试,随时选拔优秀人才。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划“O”。 ①太学的兴办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②太学为封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具有儒家思想和修养的人才。 ③西汉初年诸子百家学说在社会上流行。 ④汉代教育的发展与国力的强盛没有任何关系。

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新式的语言和技术学校不断出现,但新式的学校管理体制却并未建立。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不断传入,有识之士开始仿效西方教育体制,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如筹办京师大学堂;改造旧书院,建立包括大、中、小学及各类专业学堂的教育体系。随着新式学堂的发展,科举制成了教育改革的障碍,一些官吏开始联名上书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历程,并归纳这一历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