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探测作业参考答案(1-12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6:29: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综合气象观测》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总论

1. 何为大气探测、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探测?

答:大气探测是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地球大气各个高度上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和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观察和测定。地面气象观测是利用气象仪器测定近地层的气象要素值,以及用目力对自由大气中的一些现象如云、光、电等进行观测。高空探测是用气球、雷达、火箭、卫星等手段对自由大气进行探测。 2. 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什么?其关系如何?

答:气象观测资料的“三性”是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准确性也就谈不上代表性;然而,只有准确性而没有代表性的观测资料,也是难以使用的。同时,观测资料的比较性,也必须以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前提,因为如果观测资料既无代表性,又无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时空比较的意义。所以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衡量。

3. 简述气象观测的时制、日界?真太阳时、地平时、标准时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时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作为时间单位,并以一定的起始瞬时计量时间的系统。气象观测的时制有真太阳时、地方时、北京时等。气象观测的日界: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

1

动观测日照采用地平时24时为日界,其余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真太阳时=地平时+时差;地平时=标准时+(本站经度-120)×4分钟/每经度。

第二章 云的观测

8. 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云的观测主要内容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9. 我国现行规范对云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3族、10属、29类。

10. 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

答: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形成云的有两个必备条件:①要有水汽凝结核;②要有水汽过饱和。二者缺一不可,大气一般不缺凝结核,因此,水汽过饱和是关键。而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方式有两种:在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降温冷却;在空气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汽含量。对于云的形成来说,降温冷却过程是主要过程。降温冷却的主要过程有:1、绝热上升冷却(包括局地对流上升,大范围斜升、波动上升)2、混合冷却;3、辐射冷却。

11. 简述云量和云高的观测方法?

答: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全凭目测来估计。估

2

计云量的地点必须能见全部天空,当天空部分的为障碍物遮挡时,云量应从未被遮的天空部分估计;如果一部分天空被降水所遮,这部分天空应作为被产生降水的云所遮蔽来看待。

云底距测站的垂直距离称为云高,以米为单位,并在云高数值前加记云状。测云高分实测和虚测,实测包括用气球测定云高、云幕灯测定云高、激光测云仪测定云高。估测云高包括1、目测云高;2、用经验公式计算云高;3、利用已知目标物高度估测云高。

※补充题:简述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积状云:水平范围较小,云内不稳定,垂直发展的云块。孤立、分散、个体分明。底部由水滴,顶部由冰晶组成。底部平,顶部呈圆拱形突出,个体分明。孤立分散。常有阵雨、龙卷、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等强对流天气。

2)层状云:水平范围很广,云底均匀,成幕状,有时掩盖全天。云内稳定。由冰晶、冰晶水滴混合、小水滴组成。云幕状,成层排列。常有连续或间歇性的雨雪。

3)波状云:水平范围较广,云内不稳定,云顶常有逆温层。成群、成行、呈波状排列,云体起伏明显。薄块或团块,或松动的大云块,成群、成层或散片排列,常有连续或间歇性的雨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