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0:33: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重修燕泉堂何氏族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家族世代之源流。木秀千枝,总是一本;水流万派,终归同源!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莫相识,尊卑莫能辨者;虽一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淆乱散涣极矣。故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
昔吾求学执教之余,曾阅览过古今许多史册谱籍,所见宗族人物之记录者,虽泱泱大国,其生之者何以亿数?然载之史册者又何其鲜矣!何因?苦思多年,追究史册始作之境况,原吾所见之于史者,多有德有道,治理有方之人。其一绳纲即有德者当可记,有道者当可记,有能为者亦当可记,有德有道有能为者当更可记之。古之诸圣贤先哲,除记之史者外,其宗族亦辑谱以载其行止,详述其生平而劝诫子孙,使肖其祖而摒世之遗弃也。更之于史传中之宵小辈,盖以反衬正,以不肖衬贤德也。是以,古之有德有道有能为者,或官或私,皆修缮其谱而传诸于后世,春秋祀典,绵延不绝。虽谱式不同而各有所异,却不外源、宗、派、训、时、地、人、传八字,令后世观之,使知宗祖之源,流派之别,先辈之贤,退而省察乎己身,明仁义之理,忠孝之论而同传芳名于后世也。即或偶有不肖,观宗谱先辈之贤仁亦能愧悔自新,立志为人。宗谱之别一用途即使后世明了宗族之源流世系,不存乱辈非伦之不雅也。
1
如是,吾滇黔粤燕泉堂何氏一脉,起始黄帝,历秦汉唐宋,延续至今,代有闻人,而谱牒散失,大宗小宗统系不明,族人或隐或显,皆无稽考,盖非后世之责欤?
昔吾滇黔粤燕泉堂何氏一支,流传源远。始祖轩辕黄帝,乃有熊国国君,从少典姓公孙,氏族强大之后以居于姬水流域(今陕西北部)而以地名姓为姬,黄帝是历史上姓姬之第一人。所生二十五子,吹律定姓,得姓者十四,吾之远祖玄嚣(少昊)、昌意继承父姓姬姓。历十数传至西周成王姬诵时“桐叶封弟”姬叔虞于唐国故地(今山西翼城西),远祖姬叔虞以国为氏,是为姬姓唐氏,史称唐叔虞。唐叔虞子唐燮因唐国境内有晋水而改国曰『晋』,建立晋国。唐燮十世裔孙唐万有功分封采食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东北),谥号武,史称韩武子(此时仍然姓唐,为姬姓唐氏,尚未姓韩),武子三世孙韩厥以封邑为氏肇立姬姓韩氏。前376年,韩厥七世孙韩虔(即韩景侯)同晋国的魏斯、赵籍灭了智伯,废晋静公,三分晋室,建立韩国,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姬午承认为诸侯,史称战国七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历十传至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灭韩,韩国国君韩厥十七世裔孙韩王安被俘,其次子韩允携家潜居庐江渡,后因江淮间韩何音近,为避博浪沙之余祸,遂讹韩为何,韩允即为何允,为正宗韩改何氏之第一人。其九世孙何武为西汉庐江刺史,何氏遂著迹于庐江,子孙以庐江为宗通称庐江郡(注意不是庐江堂,庐江堂是庐江郡何氏当中何瑊后裔支系)。吾族昔居江西庐陵
2
白鹭洲,世祖庐江。缘唐时有讳亶(旦)者,坚文公之子也,行伯一郎,俗谓何大郎是也。唐进士赐文林郎,原籍江南庐州府庐江县,任福建宁化县尹, 为政得民心,遂居宁化石壁村。后迁武平开基臵业,卜居于斯,为闽粤开基始祖。大郎生十子一女,颜氏祖妣生大福郎、次子二郎。黄氏祖妣生五子一女:长子三郎、次子四郎、三子五郎、四子六郎、五子八郎。长女何仙姑。邓氏祖妣生三子:长子七郎、次子九郎、三子三十郎。五郎生六子,四子十三郎,迁居江西庐陵白鹭洲(今江西吉安),子孙分居湖南桂阳县(今汝城),吾支祖也。其后十三郎生奉直大夫何玉公,字敬宗,号冈陵,原籍江西庐陵白鹭洲。宋真宗景德三年丙午(1006)举孝廉,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年)中进士,官湖广郴阳刺史,解组后卜居郴之桂阳县(今汝城县城北厚坊)。生五子,长子名仕,官北宋谏议大夫,留居白鹭洲,配龙氏,生监丞公,初卜居马坎岭之砖街头,衍生九头何氏。谏议公之子名失考,以官称监丞公,生五子,三子荣十三郎生知亮、知概、知諟、知春、十八郎、知彦、知锦、知钊、知泰九子。吾祖知亮公生一子先觉公,字民师,行五十二郎,宋宣和三年辛丑年(1121年)解元,建炎二年(1128年)李易榜进士,初任横州州判,后任广东连州知府,遂徙于粤东。先觉公生一子岩老,字惟霄,行四八郎,以父荫将士郎,任广东雷州司法参军。四八郎公生子季二十二郎、季三十二郎。季三十二郎即湖南大塘何氏鼻祖浚明公是也,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甲午岁,由广东连州土墙头以朝散大夫知郴军州事,卒于官,葬龙渡山左,神封都统,其子三九郎为守父墓遂定居于郴州永宁乡大塘坊(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