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0:5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标准文案
(五)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理论支撑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依赖于实践,有转过来为实践服 务。认识又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否则 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刻、更正 确、更全面的反映客观事物。认识运动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并没有结束,它必须 能动地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付诸于行动。本土文化的开发正好体现了从实践到 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在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知,发展智慧与 情感;而活动的设计者将自身的理性认识变换为新的学习实践情景,既为学习者 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又使自身的理性知识受到了实践的检验,从而改变了那种从 习题到习题、从原理到原理的违背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
现象学认为,最基本逻辑规律是被知觉到的,而且被知觉到的东西不以任何 其他东西为前提。本质知觉的方法就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 质规律目标的一种认识方法。本质知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本身”。本 土文化的开发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向事实本身。 一、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内涵
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
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由 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 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二者之间又是“互动互补”的。地域性是地方文 化最主要的特点。地方文化地域性特质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 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 传说等地方性知识的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 等地方传统与精神的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地方文化是个 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那些语言、饮食、艺术、建筑、社会风俗等形态的 物质文化构成了个体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 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及内在精神与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生于斯、长 于斯的个体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在享用先辈们所创造的物质成 果、精神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个体的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内 在气质。校本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地方社会 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开发设计的新课程。 “校本课程重视教师研究与不断反省成长及主体性的知识。”‘,,地方文化不仅是 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 所在。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 就是一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真正的生活。事实上,依托地方文 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 地方课程资源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 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由国家统一编制,学校、地方对课程的编制几乎
没有任何自主权。80年代,我国课程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发的《全 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 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这 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对新课
大全
标准文案
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 从教师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 和优势、学生的兴几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乡村学 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选择国家课程,也可因地制宜,自行挖掘、开发、利用 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适合本校的乡土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办学 模式的学校需要。”‘邵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 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 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鱼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以校为 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 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三、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面向社会大众,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与 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地方文化课一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
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 保证地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 的重要途径。
1、开发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可以创新地方文化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课 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因 而,赋予校本课程以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尤其是创新地方文 化的需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需要人们开发的未知领域和拓展的空间,地方文 化亦如此。学习地方文化,“不只懂得如何保存生活,而且懂得如何创造生活。” 川当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认知和体验时,尚有大量未知的部分等待他们去认识、 理解、开发和创造。因此,在认知和理解地方文化时,不能把地方文化作为一 个己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某一阶段的历史过程。 “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 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5,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需 要不断更新和建构的。“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保持开放性,才能获得时代意义上的适切性内涵与标准。”‘。从地方文化本身的 构成看,也很复杂。它既包含着许多积极先进的内容,同样,也夹杂着许多负 面的东西,有的甚至可称为陈规陋俗。因而,自觉的、.有意识的开展地方文化 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创造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 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与塑造,从而推动一个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创新地方文 化,需要的是热爱地方文化,了解地方文化并对它不断追问、积极探索的人。 通过开发有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 认识自己所生长的地方文化,在批判反思地方文化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地方文 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培养学生建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当然,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进净 行理性质疑及批判反思,尤其是注意把时代发展状况下的新价值、新观念、新 道德、新规范融入到地方传统当中,这样才能为其注入活力,使其保持鲜明的 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的改造和发展。
大全
标准文案
2、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提高师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来看,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
义。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切向分数看的弊病。 分数成了衡量学校发展的唯一尺度,分数也成了教师所道求的唯一目标,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学习短期效应”的现象,教师面临“除了工作还是工 作”恶性循环。开发地方文化教育,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活力。这不 仅在于内容的扩展,更是改变了以往空洞说教,让教师与学生参与搜集,经历 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实 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更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 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能力。所以说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具有现 实意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关注知识 能力,而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 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 人生态度。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生活,实
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使情感受到熏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3、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优化教育资源
从优化教育资源来看,地方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
化氛围中的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 接受的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 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 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菜教育教师、学生,来 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形成 正确的文化观。
二、国内外关于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就开始重视社会和社区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日本就有 人提出开展扎根社区的教育,认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本场所是社区和家庭。学校要根据家 长要求,同家长协作,改造学校教育课程,将社区当作编制教材的重要来源。日本有的学校 开展的修身旅行就是把广阔的校外世界作为学生学习与考察的对象。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将语文教学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注重加强民族教育、审美教育和环境教育,校本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澳大利亚的教育者在开发社区资源方面重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经常以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为语文教学的主题。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强调语文教学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选举,了解和熟悉法案的运作,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或参政意识。英国的一些学校每到春秋季,都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英国的一所学校曾在著名的达特莫(Dartmoor)大草原开展活动后,要求学生开展讨论并完成一篇习作,主题包括:(1)一篇说明文:配图介绍草原地图; 介绍行走路线;(2)一份实验报告(3)一篇描写草原动植物或人物活动的文章;(4)一篇有关草原的虚构故事;(5)一篇叙述文:学生按时间顺序叙述整个活动的过程。为了促进学校与社区有效交往,更好地利用社会和社区的教学资源,一些国家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机构、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以促使学校与社区在教育方面形成合力,形成学校与社区在资源上的共享。如美国的家长教师联谊会、社区顾问委员会和社区学院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学校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