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案中图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03: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属于天体的是( ) A.进入轨道的“张衡一号” C.发射前的“张衡一号”

(2)与图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地月系 C.银河系 科学思维

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分析思路

第(1)题,天体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天体的存在位置,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位于地球上的物体不属于天体。进入轨道的“张衡一号”是人造天体;分离后的火箭会掉落地球,是地球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发射前的“张衡一号”和分离前的火箭是地球上的物体,不属于天体。第(2)题,天体系统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中心天体和绕转特征。读图可知,图示天体系统包括地球和“张衡一号”,属于行星系统,与地月系级别相同。

[答案] (1)A (2)A 提升运用能力

2017年10月8日晚间发生一次月全食天象,多地能见到古铜色的“红月亮”遥挂夜空的美景。读月食形成示意图,回答1~2题。

B.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B.分离后的火箭 D.分离前的火箭

1.图中最小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C.卫星 答案 C

解析 图中最小的天体是月球,它属于卫星;星云、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体积、质量很大;卫星绕着行星公转,行星质量较大。

2.关于月球在天体系统中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可观测宇宙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 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

B.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B.行星 D.星云

宙,①②③④正确;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没有包含关系,⑤错误。

任务探究

地球

物理学家组织网2018年2月26日报道,巴西科学家称,他们在地球上找到了与木卫二“欧罗巴”海底极其类似的环境,为木卫二可能存在生命再添新的证据。木卫二是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主要目标,因为它可能为生命提供了宜居环境:其厚约10千米的冰壳下,是一个超过100千米深的液态水海洋。木卫二的直径为3 138千米,质量不足地球的1/100。上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证实木卫二上存在海洋?

(2)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3)试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

[成果展示] (1)木卫二存在生命需要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条件,包括温度、大气、液态水等。如果木卫二上存在海洋,则具备了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木卫二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木卫二体积、质量较小,大气层稀薄。

(3)木星属于巨行星,距太阳距离远,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地球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小,密度大。

1.普通性的判断——据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判断 (1)运动特征

(2)结构特征

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密度、自转和公转周期、表面温度等方面与类地行星相似。如下图所示: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分析思路

2017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上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地球的大气环境对地球生命的起源有重要的作用,有关大气对地球生命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①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保护地表生命 ②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③成云致雨,促进水的形成 ④缩小温差,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2)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

A.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B.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等于月球与太阳的距离 D.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科学思维

存在生命的分析方法

第(1)题,大气层并不能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但小行星撞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小行星“燃烧”,绝大部分小行星不能进入地表,有利于保护地球生命。第(2)题,“Trappist-1”的表面温度低于太阳,宜居带要求有适宜的温度,故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应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答案] (1)D (2)A

提升运用能力

2017年10月4日20时7分,在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的上空,一颗小行星脱离原轨道差点撞击上地球。最终,它在离地表不足40千米的空中爆炸。据此完成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 ) A.地球与火星之间 C.火星与木星之间 答案 C

解析 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位置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2.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 ) A.适宜的温度 C.液态水 答案 B

解析 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上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B项正确;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存在,A、C两项错误;太阳系行星轨道同向、共面、近圆,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D项错误。

B.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D.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与金星之间 D.木星与土星之间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4页“思考”]

点拨 1.根据飞行速度,按照材料距今的时间,得出飞行距离。再与太阳系半径大小相比较。

2.本题为开放式,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 1.现在(2019年)“先驱者10号”距2003年又飞出70多亿千米,距离地球近200亿千米。已经超过太阳系的半径,所以飞离了太阳系。

2.宇宙空间浩淼,无边无际。宇宙天体种类繁多。 [教材第7页“读表”]

点拨 将八颗行星分成三类,比较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方面特征,找出共同点。 答案 类地行星——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较高;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自转周期长、公转周期短;卫星很少,或者没有。

巨行星——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表面温度低;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卫星数目多。

远日行星——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最低;有卫星。 [教材第8页“思考”]

点拨 在“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找出地球、金星、火星的表面温度,对比后得出温度的高低;再结合地球上生物生存的温度环境条件,判断变化后的温度是否适宜生物生存。

答案 假如地球在金星位置上,表面温度过高,不适宜生物生存;若地球在火星位置上,则表面温度过低,也不适宜生物生存。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夜晚星空的观察,寻找星空中的五大行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描述其在星空中的位置特征,说出北斗七星斗柄朝向特点。

2.通过网络查找生命起源的资料,并概括生命起源的特点。 3.通过网络查找哈雷彗星资料,判断下次回归地球的时间。 4.关注中国航天发射大事,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天体和天体系统。 5.寻找天文事件,如流星雨、日食、月食等。

请同学们从以上几个方面任意选择,也可选择其他活动。完成实践活动。 展示与评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