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2:54: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否紧张焦虑和身体状况等。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的实现要有可理解的输入和降低屏蔽效应两个条件。

总结以上五个假说,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听懂可理解的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

E普遍语法假说。由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而来,乔氏认为婴儿的“最初语言状态”包括人类语言共有的语言规则和尚未定值的语言参数。婴儿接触到具体的语言通过假设——验证给这些语言参数定值,逐渐形成他母语的规则系统,即“语言原则参数”理论。实验证明,人们对所接触到的第二语言的语言参数可以再定值。 也有实践则表明语言参数不能二次定值。

F文化适应假说。舒曼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文化适应,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起主导作用)和心理距离,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心理距离指学习者在情感方面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包括语言障碍带来的焦虑、文化震荡带来的恐惧紧张以及动机、自尊心等。洋泾浜假说,在社会与心理距离太大的情况下,学习者的语言就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形成洋泾浜化,即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也不一定能习得目的语。 】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比较:

A相同点:两种语言习得都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和客观条件(语言环境);都为培养语言交际能力;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儿童首先是听和说)的技能;都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B不同点:习得动因不同——本能VS受意志支配;习得环境和方式——天然、“沉浸法”;习得过程不同——儿童是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发展,成人学习者则是利用第一语言已经年高建立起来的概念、系统知识及经验来帮助学习第二语言;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主题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

第六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上一章第三节所讲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侧重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探讨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的。本章要探讨另外三个方面: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先后出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等模式。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生理、认知和感情因素。3.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有课堂教学和社会大环境。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我们更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我们是汉语的故乡人,对汉语习得规律的研究,我们责无旁贷;第二,西方在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方面已提出了很多假说,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是否适合离西方语言谱系关系较远的汉语,则需要通过汉语习得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第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大都以汉语为母语。

第一节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

1.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共时比较:同一个时代的比较;历时比较:不同时代的,现代和古代)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将干扰分为阻碍性干扰和介入性干扰)。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难度等级模式”。盛行于50—60年代。 2.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

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认知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是其基础。科德提出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的区分,还根据中介语的发展,把偏误分为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后系统偏误。偏误来源: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回避、语言转换);学习环境的影响。即迁移、过度泛化、简化。(迁移:学习者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运用目的语,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偏误;学习者将其所学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的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成过度概括/泛化;简化是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的语冗余部分,或者将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

对待偏误的态度: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的、正常的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教师对学生的偏误无需过分挑剔,而是要鼓励学习者积极进行语言交际;但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帮助学习者改正偏误,避免僵化现象。纠正偏误,首先要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分析,以

区分轻重缓急。还要看偏误发生的场合,在语言形式进行训练时语言、词汇、语法都应从严纠正;但在交际性练习时,应该在事后再给学习者指出。其局限在于对语用和文化方面的规则研究还不够,也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

3.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

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偏误部分、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及时中介语发展的轨迹。话语分析与语境有关。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是该领域中最大的研究项目。 1.生理因素:年龄。成年人在语音和口语方面,困难要大一些,句法和词汇方面占有优势。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是学习时间的长短。

2.认知因素: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

A智力是人的心理机能,是成功人士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注意不同纸上的学习者,特别要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习者。

B语言学能,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语音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归纳能力)

C学习和交际策略。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机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可分为认知学习策略(求解、推理、实践、记忆、监控)和元认知学习策略(计划、监控、、评估、调节);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策略有,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使用其他语言、求助于对方。

D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却别开来,能集中于某一部分不受其他部分的干扰;场依存性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实物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审慎性与冲动型:审慎型的人善于周密思考、读写能力较强;冲动型的人反应快捷,口语听说能力强。

歧义容忍度: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接受与容忍的程度。 3.情感因素:指动机、态度和性格。

A动机: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20%,其他14%。动机是吉利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某种目的而付出的努力和愿望。可以分为:内部动机(个体自身的兴趣)和外部因素(他人影

响、奖惩);近景动机(直接联系、具体的)和远景动机(长远目标和社会意义);兰伯特提出的融合型动机(与目的语社团直接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更多接触)和工具型动机(工具目的,如查阅资料、进行研究)。把汉语作为目的语的外国学者中,为了了解中国,即出于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兴趣而学习汉语的,占相当大比例。学习第二语言的最根本动力应是交际的需要。所以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适当的运用竞争机制,改进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

B态度: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感情上的褒贬好恶,并反应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型。影响学习态度的方面有: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并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

C性格:可分为内向和外向、自尊与抑制、焦虑和移情。

内向和外向:内向性格一般不爱说话,不善于或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表现为不爱交际、不好活动、喜欢独自学习;外向性格则热情开朗、爱说话、善交际、非常活跃。

自尊心和意志:自尊心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自尊心强即充分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持肯定、积极的态度;抑制是个体的一种防御外部伤害、保护自我的心理屏障。圭奥拉在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抑制心理是,提出语言自我的概念,用以表达对自己语言的认同。

焦虑:是一种性格特征,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做事之前或做事之后都可能产生对能否做好事情的焦急、担心和忧虑的情绪。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常表现为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对负面评价的焦虑。一般认为焦虑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呈负相关。但也应适当焦虑。

移情:是设身处地地领会别人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节 语言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