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职称考试知识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7:23: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职称考试知识要点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外周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短促、疲乏、外周水肿或肺水肿等。

抗CHF药物分类: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减少血容量

⑴ 血管紧张素I 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 ⑵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AT1)拮抗药:氯沙坦

⑶ 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2 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 3 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卡维洛尔等 (4) 强心苷类药:地高辛等

(5) 治疗CHF的血管扩张药:硝普钠、肼屈嗪 (6) 其他:

a.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米力农、维司力农等 b.钙拮抗药:氨氯地平等

2、增强心肌收缩力 强心苷类地高辛等;

3、利尿药氢氯噻嗪(减少血容量)

4、减轻心肌耗氧量 β受体阻断药 美托洛尔等

5、减少回心血量

血管扩张药 硝酸异山梨酯等,钙拮抗剂: 氨氯地平等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作用机制

抑制ACE的活性,阻止Ang I向Ang II转化,降低血及组织中AngII。减少缓激肽降解,提高缓激肽含量;直接或间接降低血中儿茶酚胺、加压素、内皮素含量,恢复下调的β1受体量,增加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及细胞内cAMP量

临床应用与评价

消除或缓解CHF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进生活质量,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降低病死率。与利尿药、地高辛合用等药合用,作为治疗CHF 的基础药物。 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药

完全阻断AngⅡ的作用(ACE和糜酶途径),对缓激肽无影响(避免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

三、醛固酮拮抗药

1.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收缩功能不良导致的 CHF, 2.在用了ACEI、b受体阻断药和利尿剂后仍有严重症状者,都可

四、利尿药治疗CHF 中效:噻嗪类,如氢氯噻嗪 高效:如呋塞米 低效:如螺内酯

利尿药治疗CHF的机制

促Na+、水排泄,减少容量超负荷,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消除或缓解静脉充血及其所引发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

临床应用

轻度CHF:常单用噻嗪类利尿药,对CHF伴有明显充血和淤血者尤为适用。

中度CHF: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和留钾利尿药合用。

严重CHF、慢性CHF急性发作、急性肺水肿或全身浮肿:静脉给予大剂量呋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