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7:4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所有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将学制制度全面实施。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3)非制度化教育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思想、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战后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过程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2、近代教育的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现代教育学之父: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 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旧三中心)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 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他的这种主张被称为儿童中心主义。他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
'.
.
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新三中心)
第二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目的
一、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二、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
(一)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6月,《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要求: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 (3)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4)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智育: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要求:
(1)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
(3)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要求:
'.
.
(1)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具有健康的身体。
4.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要求: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2)培养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 要求:
(1)初步学会生活自理;(2)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3)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是:
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成熟机制 2、外铄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是: 我国古代的荀子 英国洛克:“白板说” 美国华生: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因此,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三、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